资源描述:
《变应性咳嗽的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变应性咳嗽的研究概况徐娟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宜昌443002)[中图分类号]R7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3-0053-01日本学者Fujimura等[1]于1992年首次提出”变应性咳嗽(atopiccough,AC)”的概念.他们研宄发现AC占呼吸专科就诊的慢性干咳患者的58.3%[2]AC是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慢性干咳,患者通常有过敏性体质;咳嗽敏感性增高,但不伴有气道高反应性;AC属于过敏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理学特点为嗜酸粒细胞性气管支气管炎.AC的嗜酸
2、性粒细胞性炎症主要局限在大气道,无外周气道的嗜酸细胞性炎症,从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3]可能由于缺乏气道高反应性,而且不存在外周气道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AC极少发展成哮喘[3].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4].它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5].过去我们习惯将CVA称为过敏性咳嗽,现在有人也称AC为过敏性咳嗽,容易让人产生混淆.CVA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且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而AC却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而且支气管舒张剂治
3、疗无效.由此可见,AC不同于CVA或哮喘,而是一类独立的疾病.与AC相似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同样宥痰液或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且也没有气道高反应性.但EB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有与哮喘相似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5基因表达,提示EB与AC的发病机制不同[6,7].我国赖氏等[8]研宄发现AC与EB在气道炎症和咳嗽敏感性方面均有差别,也提示AC可能是一种独立疾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4](以下简称《指南》
4、)中提出AC的定义: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质的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奋效,但不能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或EB,将此类咳嗽定义为AC。其与变应性咽喉炎、UACS及感染后咳嗽的关系、发病机制等有待进-步明确.AC的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通气功能正常,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4].需要说明的是,AC,CVA,EB都属于过敏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都存在气道分泌物中的嗜酸粒细胞增高,以致痰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
5、粒细胞增高.日本呼吸协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提出的AC的诊断标准中提到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2.5%[3,9].不清楚为何《指南》认为AC的诱导痰细胞学检査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这正好与日本呼吸学界的相关标准相矛盾.我们期待有关专家们对此问题的进-步解释.AC0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以下标准供参考.(1)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2)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阴性。(3)具冇下列指征之一:①冇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②变应原皮试阳性。③血清总TgE或特异性TgE增高。④咳嗽敏感性增高[4].A
6、C的治疗:对抗组胺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必要吋加用吸入或短期(3—5d)U服糖皮质激素[4]。近年来对AC的临床研宄报告很少,而iL多为小样本分析.我们期待通过开展多地域、多中心、多样本的协作研究,不断深入地认识A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从而为制定本病更为科学严谨的诊疗标准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FujimuraM,SakamotoS,MatsudaT.Bronchodilator-resistivecoughinatopicpatients:bronchialreversibilityandhyperresponsivene
7、ss.InternMed1992;31:447-52.[2]FujimuraM.Coughvariantasthmaandrelateddisorders:atopiccough(inJapanese).Areruginorinsho1996;16:22–7.[3]FujimuraM,OgawaH,NishizawaY,etal.Comparisonofatopiccoughwithcoughvariantasthma:isatopiccoughaprecursorofasthma?Thorax,2003,58:
8、14-18.[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