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28194952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辛亥革命》科目:历史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一课时提供者:李乐宇单位:虞城县高级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承《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民主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要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了解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而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2、.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本质的科学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课前准备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

3、生以视觉冲击,了解20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20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的历史感。(几张图片循环播放)上课铃响,打出本课标题。(一)导入:通过欣赏大屏幕,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孙中山——辛亥革命。第二次,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邓小平——改革开放。今天,我们来学习2

4、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导入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重点,突出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一: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阅读学案上的五则材料(设计思路:先导入辛亥革命后,让学生思考学习一场革命或运动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是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一场革命要分析它

5、的背景、经过、结局,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通过学案上的六则材料得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探究问题二:辛亥革命爆发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一: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展示问题,学生快速阅读并回答)时间:1912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国都:南京性质:资产阶级政权展示清王朝与南京临时政府在国旗、国歌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突出进步性?措施二:颁布《临时约法》时间:1912年内容:①主权在民②国民自由、权利和义务③三权分立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探究三:袁世凯

6、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学生讨论总结①帝国主义支持②袁世凯掌握北洋新军,实力强大③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支持④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探究四:辛亥革命的评价:结合学案材料小组讨论总结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积极和局限。要求全面七、教学评价设计尽管这堂课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教师语言幽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重视课堂的生成,但瑕不掩瑜,客观地讲,作为一名从未上过新教材的老师来讲,这堂课还存在诸多的遗憾:1.没有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常言道:文史不分家,新课改强调打破学科的学限,很多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地作为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使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学生也能身临

7、其境地体会历史,从而充分发挥历史的魅力。中国大文豪鲁迅先生的许多优秀作品,如《祝福》、《药》、《阿Q先生》等这些学生比较了解的作品可以很好的作为史料,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通过这个遗憾,我也发现要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读书,而且是广泛的读。正如苏联教育家所讲的:“每日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所以,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改变人生。2.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不充分,教师代讲的还是太多。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