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

ID:28194180

大小:64.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_第1页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_第2页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_第3页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_第4页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摘要:历史教学不光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而是要让学生在认识上得到提高。木文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关键词:历史知识;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作者简介:牛国华,任教于河南省温县岳村乡初级中学。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思想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

2、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一、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点、精祌支柱,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比如我国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崇高地位。我国历史上曾长期是亚洲的中心,亚洲各国多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尤以朝鲜、日木为甚,直到18世纪前,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

3、的前列。通过让学生了解以上史实,就会逐渐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对祖国产生深厚感情。二、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树立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历史教材中,兵备这种美德的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宋代岳飞,精忠报国,面对国土的沦丧,决心“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屡战疆场,大败金兵;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历史上的祖狄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恢复中原;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他们抵抗外国侵略,名垂青史,光照日月;甲午战中的爱

4、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维新人士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拒绝出走,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正气之歌来唤取后来者的觉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的屠刀下;孙中山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奋斗终身;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

5、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毛泽东把他自己和家里的六位亲人都先后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更是子孙万代学习的榜样。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对祖国的历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要启发、帮助学生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国家统一促进了我国的历史发展。如秦的统一结束了长

6、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霸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当吋各族人民的共冋愿望;隋的统一使社会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元的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唐、宋、明、清这些统一的王朝,在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都得益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我国现在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成功举办全世界奥运会等都是在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以上历史事实,使学生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政局的稳定是人心所向,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四、勤劳俭朴

7、、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五、中华民族善于继承,而iL勇于改革创新中华民族不但善于继承,也勇于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商鞅惨遭车裂而死,但“秦法未败”,使秦国后来居上,为秦始

8、皇“火诸侯成帝业”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根据,“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反对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