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ID:28180129

大小:18.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_第1页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_第2页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_第3页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_第4页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立足地方与面向行业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结合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经验以及地方企业对于生物工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生物工程专业建设需打造“双师、多背景”的师资队伍;在课程体系上需整合课程群并增设接地气的选修课;在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要调节好就业与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课程群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10-0206-03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的规模达到8万~10万亿元,将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

3、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自XX年6月开园以来,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生物制药产业链,其范围包括新药创制、生物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多个特色产业集群。苏州科技大学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XX年学校开始招收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建设重点围绕苏州和长三角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并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构建了生物制药和生物材料两个培养方向的模块。总体而言,通过几年的办学,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升学考研、行业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地,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本校设立了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

4、,并由全体专业老师集体编写并出版了《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指南》。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从菌株筛选、菌株构建、发酵培养以及生物产品分离的全过程,大部分同学感觉综合实验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师资队伍结构问题有待于改善提高;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不够,课程间有一定比例的重复内容出现;专业实践课程的实质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等。另外,笔者在无锡新区挂职科技镇长期间走访了无锡新区生命科技园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生物工程相关的企业100多次,对企业人才需求体会较深。因

5、此,结合几年来负责参与建设苏州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经验以及本人对于生物工程产业的认识,本文重点阐述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相关共性问题也可供国内兄弟院校参考与交流,以期共同提高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质量。  1打造“双师、多背景”师资队伍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

6、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在专业师资队伍方面,本校生物工程专业注重提升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自XX年招收首届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生物工程专业教研室先后引进了4位国内外名校博士,同时进一步选派了多名生物工程专业相关教师参与在职博士学位学习,其中5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老师们在教研教改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近5年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已经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他们将科研前沿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大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陈佳佳老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同时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

7、奖。  但是,随着工程认证以及“新工科”建设要求的提高,以及近年来获得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我们深刻体会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作为地方性工科院校的教师,有工程背景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提出需要进一步打造“双师、多背景”的专业教师队伍。特别地,为更好地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全球化视野”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比例的老师应该有海外经历,同时也应该有一部分老师有丰富的工程经历和见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让老师们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的观摩学习,也可以聘请拥有高学历的创业人才走进课堂。例如,我们已经聘请苏州华星生物

8、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李国荣博士与本校生物工程专业老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