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ID:28165459

大小:7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1页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2页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3页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亚砷酸(As203)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TRA与ATO双诱导治疗,并与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0例单用ATRA+化疗的初治APL患者进行对比。结果①As203+ATRA+化疗联合治疗组CR率为93.62%,对照组CR率为80%;②联合治疗组凝血指标恢复时间为(5.5土2.0),对照组凝血指标恢复时间为(9.4±4.2)d;③联合治疗组在肝功能异常方面发

2、生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在胃肠道反应、头痛、肌肉疼痛发生率方面无差异。结论双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能较快的改善凝血功能。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双诱导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eyticleukemia,APL)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的急性白血病,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诱导分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该病治疗研究成为世界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03)作为治疗的主流药物应用于APL,使APL患者获

3、得了较高的缓解率。As203是否能与ATRA联合治疗APL的问题,目前体外研究结果尚不一致[1,2],但动物实验显示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3],二者在临床应用中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ATRA与As203双诱导化疗治疗4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7例,按照《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中相关诊断标准,经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化疗染色检

4、查,经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证实有t(15;17)染色体易位和PML/RARA融合基因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中男29例,女18例,中位年龄33岁(年龄16〜54岁),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对照组(ATRA组)为2000年〜2005年入院的初治M3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中位年龄30(18〜45岁),12例患者检测了PML/RARa融合基因。1.2方法联合治疗组给ATRA10mg,3次/d口服,联合ATO,10mg/d,静脉滴注。双诱导第3d加蒽环类抗生素,直至完全缓解(CR)。患者缓解后治疗时,第1个月给予患者DA方案

5、进行化疗;第2个月使用ATO10mg/d静滴,共28d;第3个月使用甲氨蝶呤15mg静滴,且1次/w;第4个月使用ATRA10mg/次,分为3次/d口服。所有患者均在缓解后常规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具体为甲氨蝶呤10mg+阿糖胞苷50mg+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一共鞘内注射4〜6次;按照以上方案进行交替治疗,以4个月为1个周期,共治疗3〜4个周期。对照组采用ATRA+化疗进行诱导,并辅以化疗及ATRA交替进行巩固治疗。L3实验室检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28〜30d检测骨髓形态及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所有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均定期监测血常规、凝

6、血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分析。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1.5统计学处理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2.1临床效果47例联合治疗组患者44例达到CR,CR率为93.62%;获CR所需时间16〜40d,平均时间(26.3±2.7)d,44例CR患者之中,41例患者生存至今均为持续CR(CCR)状态,生存时间为9〜57个月。20例对照组患者16例达到CR,CR率为80%,获CR所需时间为25〜50d,CR中位时间为(33土6.4)山联合治疗组达CR中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国内有临床研究发现,ATRA

7、可以促使ATO诱导的细胞凋亡,提示ATO与ATRA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进行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为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我们应用ATRA联合As203治疗APL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可以取得93.62%的CR率,与国内报导的94.4%的CR率类似[7]。两组达CR平均时间分别(26.3±2.7)d和(33±6.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