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60655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前三季度劳动争议处理情况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年前三季度劳动争议处理情况分析报告前三季度,全市各级仲裁机构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多元化调处机制,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了全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一、基本情况前三季度,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各类调解组织共接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532件,涉及劳动者8762人(农民工124人)、经济标的5580万元,案件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各级仲裁机构接处2404件,占案件总数的31.92%;各类调解组织接处5128件,占案件总数的68.08%o各级仲裁机构接处的案件中,劳动者申请2373件,用人单位
2、申请31件,分别占立案总数的98.7%和1.3%。其中,涉及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约金争议占39%;工资报酬争议占比34.5%;社会保险及福利争议占比20.6%,工伤保险争议占社会保险及福利争议的70.9%;确认劳动关系占5.5%。集体劳动争议案件62件,其中50人以上集体案件数4件。各级仲裁机构累计结案2167件,其中劳动者胜诉788件,占比36.4%;用人单位胜诉170件,占比7.8%;双方部分胜诉1209件,占比55.8%。各类劳动争议均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群体性事件。二、主要特点(一)劳动争议案量高位运行。根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劳动争议案件数
3、量迗7532件,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是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逐步增强。近年来,劳动保障法规宣传广泛,劳动者对劳动法律法规不再陌生,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依靠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观念增强。二是争议双方对法规的解读有偏差。当事人片面的理解劳动法律法规,缺乏合法、合理性。尤其是劳动者对加班加点工资相关法规理解有误,诉求愿望太高。三是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用工不规范,片面追逐利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资纠纷乃至劳资冲突的发生。四是企业劳资纠纷化解渠道有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大多建立在大中型企业
4、,相比而言,小加工、小服务、小作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处理发生的劳资纠纷问题能力较弱。(二)劳动争议事项相对集中。在各级仲裁机构接处的2016件案件中,争议类型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涉及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约金争议,工资报酬争议和社会保险及福利争议,共占立案受理案件总数的94.1%。这三类争议之所以占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主导地位,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报酬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用人单位考核激励的常用手段,其计发办法、支付数额稍有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到职工最现实的利益,故也较易引发争议。二是部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用工成本,少缴或不缴社会保险的情况时有发
5、生,或与职工约定以个人名义缴纳社会保险,规避法律责任,损害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成为引发纠纷的导火索。三是《劳动合同法》中对两倍工资、“三金”等作出了新的规定,受关注程度高,但在具体实务操作过程中,由于法律对有些细节性问题的规定不够明确,职工和用人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法律理解上的误区,而致争议时有发生。(三)案情争议复杂调处难度大。从调处的案件看:一是当事人仲裁请求事项增多。有的当事人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包含10多种争议事项,案情复杂繁冗,审理过程加长,调解结案的可能性小。二是劳动者申请标的不切实际。有的与结案的数额相差较大,反映出职工诉求中不合理的成分
6、增多,滥诉现象严重,职工期望值过高,尤其是不合理的期望过高,直接增加了调解难度。三是企业漠视法规逃避责任。有的企业不认同劳动法律赋予职工的权利,在自身经营出现困难后,因无法履行相应的义务,而态度消极、一赖到底、拒绝调解。四是案件处理难点问题增多。尤其是在租赁行业,有的外地企业无合法分支机构,在本地用工产生争议后,职工往往不能提供精准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造成无法与用人单位联系,法律文书不能有效送达,导致仲裁程序复杂化,甚至被迫停滯,特别是少数单位利用单位不在本地,实际执行存在困难的客观情况,人为增加维权成本,无形中加大了仲裁工作难度。三、工作建议(一)
7、要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将劳动关系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通过长期化、系统化宣传,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为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奠定良好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互联网+调解”优势,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工作,通过以案说法,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减少矛盾纠纷。(二)要努力完善劳动争议处置机制。当前全社会仍未形成一套完善、清晰、高效的劳资纠纷化解机制,随着经济下行,劳动争议频发,在案多人少的局面下,要建立劳动争议处置应急机制,特别在近期集体劳动争议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坚持“谁有利,谁处置”的原则,避免一
8、人维权,不同部门处理事项不同的条块分割现状。要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工作,通过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劳动人事调解工作,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