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52577
大小:2.5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8
《钉钉m1智能考勤机评测 最理解企业的考勤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钉钉m1智能考勤机评测最理解企业的考勤机 一、前言:年轻人100年前就有人做考勤机了 5月9日下午,在阿里巴巴杭州DING峰会上,钉钉面向企业推出一款“打卡神器”——M1智能考勤机,号称“智能移动办公时代的开始”,售价299元。 与各类电子设备不同,考勤机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机器,早在1890年就有时钟考勤机的专利出现,最早制造这种机器的是1891年成立的“邦迪制造公司”(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IBM前身的一部分)。 ↑↑↑早期的考勤机,伦敦国家打卡公司制造 考勤是用来统计员工工时的机器,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勤机也经历了多次进化,从最早的手工记录,到
2、现在的生物识别(指纹、虹膜等等),无论何时,考勤机一直是企业刚需之一。 一直意图企业市场的钉钉推出钉钉M1智能考勤机,不仅是看中了这个上百亿元的智能办公刚需市场,同时也是和钉钉软件进行配合,形成一个企业从软件到硬件的服务闭环。 那么钉钉推出的M1智能考勤机有足够的实力撬动这个市场么? PS:需要注意的是钉钉M1智能考勤机必须配合钉钉软件管理使用。 二、外观:这是市面上最美观的考勤机之一 相信各位上班族对传统指纹考勤机的外观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黑灰色为主色调,巨大的方盒子,堆满各种按钮,用一个傻大黑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典型的传统指纹考勤机 借用
3、老罗的一句话,钉钉M1智能考勤机正是傻大黑粗当道时代的圆润小白。 ↑↑↑钉钉M1智能考勤机的的包装盒,通体白色 ↑↑↑打开盒子后,就能看到主角钉钉M1智能考勤机了 ↑↑↑钉钉M1智能考勤机,附带一根1米长的电源线 ↑↑↑机身正面,纯白色的机身上只有一个钉钉Logo与指纹口,没有任何其他按钮与文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首个圆形机身的指纹考勤机。 ↑↑↑另外钉钉M1智能考勤机正面周围有一个环形提示灯,可以直观的显示考勤机当前状态,比白色亮光代表状态正常,绿色代表设置成功,红色闪烁代表Wi-Fi断开等等等等。 ↑↑↑正面细节,钉钉M1智能
4、考勤机采用了光学式指纹辨识模组,钉钉称“这种光学模组一般只用于欧美的枪支保险箱”。 ↑↑↑把钉钉M1智能考勤机放在桌面上,可以发现它与桌面呈15度夹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另外在机身两侧都有一个扬声器开孔,可以声音提示打卡是否成功 ↑↑↑机身背面,有一圈防滑垫,需要注意的是钉钉M1智能考勤机的底部可以旋开 ↑↑↑旋开后就可以把电源线取下 ↑↑↑真·机身底部是扬声器与重置按钮 ↑↑↑考勤机底座预置了两个螺丝孔,购买时也会附赠螺丝,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墙面上 可以看到,相比传统指纹考勤机的粗糙外观,钉钉M1智能考勤机的外观令人赏心悦目
5、。 非常小的体积(86*86*47mm),圆润的造型,纯白配色的极简风格,让钉钉M1智能考勤机成为员工到公司时的第一道风景。 三、考勤体验:4种打卡姿势总有一种适合你 目前公司考勤方式主要分为硬件考勤和软件考勤两种方式,笔者简单列了一下其中主要的几种: 其中大部分考勤方式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除了纸卡考勤这个比较古老,市场需求量较小外,其他都是比较主流的打卡方式。 ↑↑↑纸卡考勤机就是按照上下班时间,直接考勤纸上标记考勤的机器,非常古老 那么这些打卡方式有什么优缺点呢? ↑↑↑其中蓝牙打卡是结合了软硬件的新型打卡方式 简单地说,在这几项考勤方式
6、中,指纹打卡拥有着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比较安全等诸多优点,所以指纹考勤机是市面上最受企业欢迎的考勤机。 相信钉钉第一部考勤产品选择指纹考勤机,也是考虑到指纹方式的种种优点。 不过除了指纹,配合钉钉软件,钉钉M1智能考勤机还支持Wi-Fi、定位、蓝牙打卡3种方式,具体体验如何呢? 1、指纹打卡 钉钉M1智能考勤机的指纹打卡方式与其他考勤机一致,不过它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用螺丝固定在墙面上,一是放在桌子上。 在打卡成功后,考勤机会语音提醒用户打卡成功,另外考勤机的指纹数据会存储钉钉云端,不会丢失,本地也可以存储1000枚指纹与12万条离线打卡记录。 2
7、、Wi-Fi与定位打卡 ↑↑↑可以在甚至中选择办公Wi-Fi和打卡地点,手机连接至指定的Wi-Fi网络或者手机定位在指定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钉钉客户端进行打卡了。 ↑↑↑可以具体选定某地多大范围内可以打卡 这样的好处是外勤或者外地分公司就依然可以按时打卡,或者在公司楼下等电梯时也可以按时打卡,这也是考勤软件的好处。 3、蓝牙打卡 蓝牙打卡是结合钉钉软件与钉钉M1智能考勤机实现打卡的方式,手机打开蓝牙与钉钉后,上下班时间在考勤机旁路过,就可以直接完成打卡。 ↑↑↑只要与钉钉M1智能考勤机擦肩而过 ↑↑↑就可以直接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