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44600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基于ahp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HP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及分析摘要:从资源稀缺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动态度4个方面对忠州镇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忠州镇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忠州镇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外延扩展,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利用效率低;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农用地占地比例较大,但农用地的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后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针对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层次分析法(
2、AHP);忠州镇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A依据忠州镇2003-2013年各类土地总量的变化情况,从土地利用结构、资源稀缺度、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四个方面分析评价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其中,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Gibbs-Mirtin)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度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对忠州镇对影响忠州镇土地利用开发程度的指标进行量化,确定其权重,为做出合理的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1.
3、忠州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1土地资源稀缺程度根据2013年忠县土地变更数据,忠州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0.092hm2/人,人均耕地面积0.025hm2/人,土地后备资源约为191.72hm2o全县人均土地面积为0.226hm2/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092hm2/人,土地后备资源为2949.21hm2。通过与全县平均水平的比较,忠州镇人均土地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40.92%,人均耕地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27.26%,土地后备资源仅为全县水平的6.5%。表明忠州镇土地资源稀缺严重。1忠州镇土地资源对比1.2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
4、用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土地利用结构能直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可用以分析土地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经济中各部门的作用程度、经济效益及其潜力,以及开发的可能性。2012年忠州镇土地总面积13088.2公顷。其中,农用地883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建设用地13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其他土地2890.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2.1%。农用地中,耕地3572.9公顷,园地1
5、248.4公顷,林地3052.6公顷,其他农用地963.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0.3%、14.2%、34.5%和11.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1257.1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576.4公顷,农村居民点663.6公顷),交通水利用地93.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0.0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2.3%、7.0%和0.7%。其他土地中,水域2691.3公顷,自然保留地199.0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3.3%和6.7%。1.3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模型(Gibbs-Mirtin)对忠州
6、镇近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其模型为:2f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GM越大表示用地类型越多样化,表1是忠州镇2003-2013年GM变化情况:表12000-2010年忠州镇的地类多样化忠州镇2003-2013年土地多样性逐年增加,但涨幅不大,土地多样性总体水平较低。由上述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知,忠州镇农用地占地比例超过60%,与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相比,超出比例较大,因此土地多样性较低。近年来随着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多样性有所提高,但变化不是很明显。1.4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7、模型对忠州镇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均变化率)可以定量反映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程度。其模型如下:Ua.Ub分别表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K是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计算出忠州镇2000-2010年3大类用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见表2。表2忠州镇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2.基于AHP方法的忠州镇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8、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1]。层次分析法对问题处理的方法与步骤是,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问题内在因素间的联系与结构分析,并把这种结构划分为若干层;然后评价同层因素之间对上层某因素重要性;最后是根据评价目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但是这种情况很少标的关系,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定量分析提供发生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