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

ID:28134664

大小:8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_第1页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_第2页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_第3页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_第4页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文献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王新春摘要: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周易》见证了数字式爻题的早已存在,与其他传本的《周易》爻题一样,充分蕴示了卦所潜涵的繁复无尽的变动不居之流变情状及卦与卦间所潜涵的同样繁复无尽的流变互通情状,由此而充分符示了宇宙人生中两大类势力互动格局繁复无尽的变动不居之流变图景与诸格局间同样繁复无尽的流变互通图景。楚竹书《周易》的卦爻画已是完全符号化了的卦爻画,但符号化的卦爻画于西周时期《周易》古经成书时当已存在,这种卦爻画乃是易学成为具有自身特有话语系统的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的根基。残存的楚竹书《周易》卦名后与上爻之辞终了后的奇特符号标识,昭示了卦与物事的

2、极而必反、覆而相通之理,但尚难解读出经文分篇方面的信息。关键词:楚竹书《周易》;爻题;流变互通;奇特符号标识;覆而相通1994年春,在香港的古玩市场上出现、而后又为上海博物馆所购藏的一批数量达一千余支的战国晚期楚竹书文献,随着自2001年11月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二)、(三)……之书名的陆续推出,继《郭店楚墓竹简》的整理出版之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新一轮的强烈轰动。其中的《周易》,由于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周易》传本,自然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献价值。本文谨从哲学的视域,环绕爻题、卦画以及奇特符号标识,透过与其他相关《周易》传本的比观,初步探讨一下此一《

3、周易》传本的文献价值。而对于该传本的卦名与卦爻辞的探究,学者着墨较多,本文暂不予以涉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周易》(以下简称楚竹书《周易》)“总五十八简,涉及三十四卦内容,共一千八百零六字,其中合文三、重文八,又二十五个卦画”[1](第133页)。下试析之。一、自以九、六为主体之数字式爻题切入探其赜通行本《周易》古经六十四卦每卦的诸爻之辞前,皆有“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九”、“上六”这种数字式组合,而在作为纯阴、纯阳的《乾》、《坤》两卦之末,又有“用九”、“用六”之语。就此,高亨先生首次明确提出“爻题”

4、一名称,而今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高先生并称:“《周易》古经,初时殆无爻题,爻题似晚周人所加。《左传》、《国语》凡记筮事,皆云遇某卦之某卦,所谓遇某卦之某卦者,乃筮得本卦而某爻变(阳爻变为阴爻,或阴爻变为阳爻),因而转为别一卦也。以筮法言之,主要在观本卦之变爻,然则可云遇某卦某爻,而《左》、《国》决不云遇某卦某爻,其所以如此,盖彼时尚无爻题也。”[2](第13-14页)上述爻题,我们名其曰数字式爻题。对于此等爻题出现的年代,李镜池先生另有一说。他称:“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

5、‘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3](第6页)(《前言》)楚竹书《周易》面世之前,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发掘出土了因内中一块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而可断定入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的帛书《周易》(以下简称帛书《周易》)。[4]此一《周易》传本,六十四卦大致完整保留下来,每卦诸爻皆有其数字式爻题。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其爻题各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尚九”;凡阴爻,其爻题则各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尚六”。[5]例如,《丰》之诸爻自下而上依次是阳、

6、阴、阳、阳、阴、阴,帛《易》中,该卦诸爻的爻题即各为“初九”、“六二”、“九三”、“九四”、“六五”、“尚六”。[5]“尚”通“上”.---,是则帛书《周易》的爻题同于通行本。其后,1977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与阜阳县文化局,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发掘出土了下葬于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的竹简《周易》(以下简称汉简《周易》)。[6]在这一《周易》传本中,残存的爻题,“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九”、“上六”皆出现过,完全与通行本一样。[7]汉初的这两个《周易》传本的重见天日,

7、有力地表明了,至少在汉初乃至其前,《周易》的数字式爻题已经确立。如果说无论是帛书《周易》,还是汉简《周易》,因其抄写年份十分接近,且皆在西汉初叶,尚难以完全排除汉初儒者增补爻题之可能,所以尚不足以对李镜池先生爻题出自编定《易传》的汉代儒者之手的断言形成真正冲击,那么,楚竹书《周易》传本的面世,带有明显古史辨派疑古过勇偏失的李先生的观点,即不攻自破了。楚竹书《周易》诸卦的爻题例采数字式,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各为“初九”、“九二”、“九晶”、“九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