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0771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深圳IT制造业“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圳IT制造业“晴转阴”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3月29日上午11点,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G14栋楼,3位员工站在楼顶上准备跳楼。据富士康目击员工告诉记者,员工当时正在与公司谈判,救护车和消防车都已赶到现场。 随后,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向《华夏时报》记者承认确有此事,“因为富士康分流计划,员工以消极脱岗来对抗,但富士康不认同他们的行为,也坚决不会支持和赞同员工的这种方式。” 深圳IT制造业“晴转阴”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3月29日上午11点,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G14栋楼,3位员工站在楼顶上准备跳楼。据富士康目击员工告诉记者,员工当时正在与公司谈判,救护车和消防车
2、都已赶到现场。 随后,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向《华夏时报》记者承认确有此事,“因为富士康分流计划,员工以消极脱岗来对抗,但富士康不认同他们的行为,也坚决不会支持和赞同员工的这种方式。” 深圳IT制造业“晴转阴”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3月29日上午11点,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G14栋楼,3位员工站在楼顶上准备跳楼。据富士康目击员工告诉记者,员工当时正在与公司谈判,救护车和消防车都已赶到现场。 随后,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向《华夏时报》记者承认确有此事,“因为富士康分流计划,员工以消极脱岗来对抗,但富士康不认同他们的行为,也坚决不会支持和赞同员工的这种方式。”
3、 今年以来,以富士康为代表的深圳大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正处于业务下滑乃至亏损的困境,而不得不依靠减员来降低成本。相比之下,向来没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小型制造企业近几个月却小订单不断,有的甚至面临着招工难。 同样面临人工成本的攀升,大、小企业的境遇却如此迥异。对此,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制造企业人士均认为,这是大企业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所经历的必然过程,而灵活的小企业很少会主动升级,继续过着有单就做、没单就关的日子。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大订单缺乏,小订单不断的情况更为突出。 大企业裁员潮 富士康官方并不愿承认主动催促员工辞职一说
4、,不过刘坤对员工最近放长假并不否认,并表示控制员工加班时间将是以后长期的行为。 日前,富士康国际发布最新财报称,因大客户订单不足,2012年净亏损3.2亿美元。这也是自2005年上市以来,该公司遇到的最大亏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苹果、诺基亚、蓝莓等大客户订单的减少是富士康国际亏损的重要原因。 作为全球代工企业的龙头老大,富士康所面临的困境,极具行业代表性。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研究员张适告诉本报记者,手机、电视、笔记本这三年的产量增速都在15%以上,规模太大,需求增长乏力,产能严重过剩。因此不止富士康没订单,与其产品结构类似的其他代工企业
5、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全球第二大电子代工巨头——新加坡伟创力公司也是如此。据其公司内部员工透露,去年12月份伟创力就在裁员,但今年随即又开始招人,一种内部说法是,这是企业节约成本的招式之一。新员工处于实习期,员工等级低,工资成本相对也低,而工厂生产线工作流程又简单,新员工很快便能上手,而且效率并不比老员工差。 同样,比亚迪也受手机代工业务拖累而一度陷入裁员风波。2012年,比亚迪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因主要客户销售欠佳,仅实现销售收入约174.73亿元,同比下降12.51%。 温家宝金融危机时曾考察过的德昌电机集团,有着数万名员工,近期也因订单下降开始
6、缩减工程部人员。据其内部一位不具名员工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裁减的主要是负责马达图纸、物料图纸、客户项目等业务的工程部员工,“一栋设计大厦里,从2楼一直要‘裁’到5楼。” 此外,2012年巨亏28亿元的中兴通讯,去年四季度开始也已经启动裁员。一位已经于今年2月被中兴通讯裁掉的员工告诉本报记者,从2012年年报上看,员工总数少了不到1万人,但去年还招聘了七八千个应届生,加起来至少裁减了1.5万人以上。 深圳高新投集团公司一位信贷担保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三年来,百分之六七十的制造企业利润一直在下滑,但资金需求却越来越旺盛,主要是借银行的钱来发工资,兑付货款,很少
7、有扩充产能的资金需求。 本报记者近期从深圳多个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了解到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今年小企业订单与去年相比略有回升,还在愁招不到工人,但大企业的情况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深圳贸易工业局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干扰,今年前两个月统计数据并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企业接单的具体情况,要等3月份数据和4月份广交会召开的表现才能知道。 转型的代价 一边是大型企业在忍受着亏损的煎熬,甚至不得不靠缩减人工降低成本,另一边不具备任何资源和资金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却在夹缝中觅得一线生机。 张适分析认为,这是制造企业转型的必然代价。例如富士康裁员
8、,最大因素在于2010年以来的急速转型扩张。为了减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