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ID:28092316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孙为群(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663000)【摘要】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长期服用中丙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治疗并发症有一定优势。【关键词】高血压病中丙医结合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138-01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阳易升,肝火易冲。肾为一身阴液之根,肝有赖肾水以滋养

2、,故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主要病因:①情志所伤,长期恼怒忧思,导致肝郁气滞,损伤肝阴,下劫肾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②内伤虚损,可导致肾精不足,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下不制上,头昏视物模糊;③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内生,运化无力,体胖,脉络受阻,或嗜酒,嗜烟,劳逸失度,起居无常,导致眩晕发作;④体质因素,是指先天与后天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生理功能及特性,适应社会自然诸多方面的能力;⑤瘀血内阻,络脉不通,血流受阻而致血压升。总之,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责之“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心肾不交”等。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3、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2辨病治疗和辨证施治中医辨证,多从症状、体征入手,一般以“头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项强”或“耳鸣”,脉弦或强大,或弦细,或沉细,或细涩,舌质红或淡白,或黯,或瘀点、瘀斑,舌胖大,舌有齿痕,苔黄或厚腻或无苔等进行分析研究,多辨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风痰上扰”等证型。对一些无症状高血压病的诊断和防治显然不够,需丙医辨病相辅助。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而中西

4、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首先,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二级诊断”模式,疗效仍以高血压病某一阶段的“对症”治疗效果为主,远未达到“对病”诊治的深度[1L位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奋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再次是发现病证之间、分期与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制。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实验室或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来辨证,对于补充或丰富传统中医辨证,在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实验

5、室指标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高血压病常伴右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它们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2】。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为治疗高血压病血管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3】。侯延丽[4]、吴奕强[5]等通过检测血流变中全血比黏度、低切浓度和高切比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发现指标测定值总趋势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蒋卫民等观察了原发

6、性高血压(EH)中医证型与血糖(BS)、血胰岛素(IS)水平的关系,发现患者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无差异,但服糖1小时、2小时后,BS及糖负荷后IS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其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与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高血压病IR的证型主要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心脏及其大血管是高血压病中较早受到损害的器官,郑新等研宄了EH患者胸主动脉CT改变与中医分型的关系,发现痰湿壅盛组胸主动脉管径扩大最显著,肝阳上亢组次之,阴阳两虚组最轻,前两者多见于男性,后者

7、多见于女性。大脑是高血压影响的重要器官之一,容易并发损伤及供血改变,刘健等研宄了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关系,发现肝火亢盛型以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为主,阴虚阳亢型以血流速度减慢居多,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型则以脑部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为主。3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中药和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各有所长。西药的优势是:①降压作用较强,均能冇效地控制血压;②对某些器官受损冇逆转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肌肥厚有减轻作用;③对高血压病急症,西药降压药如硝普钠、酚妥拉明等作用迅速。其不足之处是:①副作用相对较大,如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影响血脂、

8、血糖代谢,冇的药物长期使用还可影响性功能;②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大,特别是高血压病早期或老年人高血压。中医药的优势:①改善症状效果明显,能奋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好,对早期老年轻度高血压以及较严重高血压配合西药治疗,均可防止或缓和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