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ID:28091902

大小:85.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_第1页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_第2页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_第3页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_第4页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210-2003第1版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第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1页共5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2、的可能性。GB9452—88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3要求3.1人员及职责3.1.1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设备动力处发给的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3.1.2热处理工艺员负责编制焊后热处理工艺。3.1.3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3.1.4热处理检验员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3.2设备3.2.1各种焊后热处理设备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批准:审核:编制:2003.08.

3、15实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210-2003第1版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第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2页共5页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3.3焊后热处理方法3.3.1炉内热处理3.3.1.1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温度

4、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3.3.1.2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工件。3.3.1.3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3.3.2分段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

5、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3.3.3整体炉外热处理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3.2.1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210-2003第1版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第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3页共5页a)考虑气候变化、意外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3.3.4局部热处

6、理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3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mm);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6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3.4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3.4.1被加热焊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不得超过400℃。但对厚度差较大、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残余应力值要求较低的被加热件,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0℃。3

7、.4.2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3.4.3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3.4.4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3.4.5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3.4.6焊件按3.4.1的出炉温度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3.4.7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1。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

8、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210-2003第1版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第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4页共5页表1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钢号需焊后热处理的厚度,δs(mm)焊后热处理温度(℃)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h)焊前不预热焊前预热100℃以上Q235-AF、Q235-A、B、C10、20、20R、25>34>38580~6201)当厚度δs≤5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