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

ID:28069768

大小: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_第1页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_第2页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_第3页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_第4页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摘要]当下的一部分新闻评论作品,明显存在分析肤浅、思维浅薄的问题,原因之一即在于作者未能认识到新闻评论本应具有的研究性质。本文在相关论者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了“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及对当今新闻评论写作与主体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分析。[关键词]新闻评论研究性质内涵现实指导2016年11月30日上午,《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许多人在转发时还附上了同样的一段话,说明“每转发一次此文有机构就会捐出一元钱”。在深圳一家期刊社工作的文章作者罗尔讲述了女儿罗一笑罹患

2、白血病的事,以及家庭生活境况、医疗费用负担,因此收到大量捐款。但随后不久,就有网友发文称,罗¥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文中提到的医疗费用负担被夸大,声称根据文章转发量确定捐款额度的那家公司是在进行自我营销。很快,一些网站发表了评论。其中许多评论如《罗尔的慈善套路营销,你给我站住!》《罗一笑风波,用善心牟利当止》《你转发了“罗一笑”?不要觉得受骗,要为自己点赞》发表之时,深圳市人社局关于罗一笑治疗费用及医保报销情况的调査结果尚未公布,发表时机并未成熟;由于过度追求发表的时效性和事实依据不足,这些评论只能做到简单表态,呈现出分析

3、肤浅、思维浅薄的性质,出现了思维浅表化的问题从总体上说,新闻评论出现思维浅表化的问题,与作者写作能力低下、事实依据欠缺等因素有关。但在前述案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作者对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认识不足。两位美国新闻学者道格?纽瑟姆(DougNewsom)和詹姆斯?A?伍勒特(JamesA?Woolert)在《媒介写作》一书中提出:“要写出一篇好的评论,仅有一个观点是不够的。你要展示你手边能够掌握的这个话题的相关知识、背景材料,以及你对特定主题的敏感,而专业技术则帮助你把这篇文章写得值得一读或值得一听。”[1]既?1表观点

4、,乂运用相关知识、背景材料、专业技术和对特定主题的敏感进行论证,这里说的就是一种对事物的研宄方式。由此可见,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应当是对事物进行研究的结果。研究事物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本质上是一种研宄,这一规定性要求新闻评论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分析事物的木质,揭示事物的规律,影响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评论文章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根据现实屮反映的问题,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采取论理、分析的方法来反映作者的冇形意见(即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说明、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解决现实所提出的问题,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5、提出希望、意见和要求),达到明辨是非、释疑解惑、相互交流、为读者服务之目的。”[2]其中的“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说明、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学者马少华认为,评论写作“至少应该有一种认识态度,也可以说是研究态度,也就是进入到一个事物本身的语境和存在条件之屮,调动具体的认识资源,帮助读者认识这个事物”,“你要写评论议论一个事物,就要认识这个事物,研究这个事物,这样才可能得出独到的见解,也才能够使自己的评论有机会在观点的市场上传播、流通。”[3]新闻评论应当成为一种对事物的研宂,这是由新闻评论承担

6、的功能决定的。新闻评论承担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监督功能。[4]发挥这四种功能即帮助读者认识事物,反驳不同观点以正视听,影响社会舆论走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活动进行舆论监督中的每一种,前提条件都是对事物展开研宄。除了社会功能,新闻评论还承担着增强媒体竞争力的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独家新闻越发难求,重视新闻评论成为媒体竞争的一种策略,有诸多论者因此认为观点竞争是当下媒体竞争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让新闻评论在媒体竞争屮发挥作用,需要保证新闻评论的质量,这种质量的保证很大程度上依托于

7、作者对事物的深入研宄。比如,腾讯网“今口话题”专栏发表的新闻评论,呈现出鲜明的研究性质。2016年12月1日“今日话题”专栏发表了第3727期评论《“朋友圈慈善”怎么做才能不挨骂?》,评论由尖是前面提到的深圳期刊社编辑罗尔通过自媒体账号为患病女儿向社会求助一事。从形式上看,文章由标题、导语、要点速读、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部分又进一步分成三部分且每一部分都配有一个小标题,这使得这篇评论已经具备了论文的样式。从内容上看,文章客观、专业,反映出的知识水平超出了简单表态的评论,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了研宄的层次。文章对“朋友圈慈善”

8、两种模式的概括,以及对其屮一种即“通过自媒体账号直接进行情绪动员”模式的两个特点的妇纳,对两种模式一种属于个人求助范畴、一种属于《慈善法》管辖的基于平台的公开募捐的定性,对“朋友圈慈善”兴起的原因的分析,对“朋友圈慈善”暴露出的问题的梳理,对净化“朋友圈慈善”环境的方法的探宂,其实是在对“朋友圈慈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宂,其中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