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6183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心理归属感关系的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心理归属感关系的分析研究【摘要】大学生因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问题的情况FI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探讨大学生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意义重大。采用《大学生学校适应性量表》《归属感量表》抽样调查200名大学生,通过问卷找出影响大学生适应能力和归属感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关键词】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心理归属感;本科生屮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26-02目前,国内学者
2、对人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和心理归属感方面的研宂不多,特别是专项研究更少。因此关于其定义没有形成定论。通过综合分析现冇的研究结论得出,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解决自己在学校遇到的问题的程度。从而和谐地与他人交往,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归属感,主要指个体被他人或者团体认定或者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侧重于个体的心理体验,也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本校大学生学校?m应能力和归属感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归属感之间
3、的关系,并结合前人的研宄成果,给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我校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和心理归属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某综合类高校本科大学生为研宄对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3份,有效率达81.5%。其中,男生有76名,女生有87名。大学一年级学生有36名(占22%);大学二年级学生有24名(占14.7%);大学三年级学生有57名(占34.9%);大学四年级学生有44名(占26.9%);大学五年级学生有2名(占1.2%),被测试学生平均年
4、龄为20.717岁。(二)方法选用《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归属感量表》为研究工具。由侯静编制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共53题,包括学习适应、师生关系、集体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自主性、生活适应、环境适应等。量表采用5级计分法,部分题目反句计分,各项相加总分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好。该量表全部题目再测信度为0.854。验证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归属感量表》使用的是Hagergy&Patusky于1995年编制的归属感问卷ThesenseofBelongingInstrument(SOBI)。该问卷
5、由两个量表TheS0BI-P和TheSOBI-A组成。在大学生群体和抑郁症群体中测试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为0.93。时隔8周后在大学生群体中重测信度为0.84。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宄我们选取反映心理状态的归属感量表一一TheSOBI-PoS0BI-P包括18道题目,采取4级评分法,取值越高说明归属感越强烈。(三)统计处理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描述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调査结果(一)心理归属感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现状从表1可见,大学生学校适应7个变量的得分
6、情况存在差异。其屮,学习适应48.1227,居于其余六个变量之首(师生关系、环境适应、集体适应、生活适应、自主适应、同伴适应),这说明学生能够安心在学校读书。从数据来看,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普遍较弱,可能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适应性总分较高,说明学生在校的综合适应能力较好。另外,标准差数据显示,除学习适应、师生关系和集体适应分值较高外,其他学校适应性变量差异很小。说明学习适应、集体适应、师生关系对学校适应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归属感总分74分,均值得分55.9分,同学的归属感处于屮等偏
7、上水平,说明学生的归属感较好,对学校认可度较好。(二)心理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归属感与学习适应、师生关系、环境适应、生活适应、自主性等呈正相关,且与学校适应总计得分的相关系数为.319,这表示归属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相互影响,其中,自主适应的相关系数达.302,说明自主性对归属感的影响较大。(三)结果讨论本研究发现,性别对归属感的影响并没有差别。本校学生的环境适应、自主性、生活适应、同伴适应低,其中,环境适应、自主性、生活适应与大学生的归属感之间可以相互的影响。而
8、自主性与归属感之间的影响最人。产生学校适应性和归属感差的原因可能与环境改变有关,特别是从封闭的高中校园到开放的大学校园,新地区、新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的风土人情,冲击着学生的心灵。由于3G、4G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同学的联系方式,甚至交友方式都变成了打电话、聊QQ、发微信。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了,影响到同伴关系。上网时间延长,以及在社团等其他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对学生的生活环境适应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与父母分离、人际关系的改变,及学校地位和声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