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

ID:28044857

大小:6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_第1页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_第2页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_第3页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护理心得柳晶(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224200)【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324-02【摘要】目的对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护理心得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采取介入技术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采取

2、介入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关注。【关键词】介入技术肿瘤治疗护理干预目前在临床上实体肿瘤、深部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介入技术展开治疗,为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措施,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治疗离不开护理,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言有重要意义。木次研宄中出于对介入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护理心得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病例展开分组护理,并对比分析了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技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病例,共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

3、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3例。对照组中有男32例,女11例,年龄36-79岁,平均(59.6±14.7)岁,43例患者中肝癌28例,胰腺癌9例,肺癌4例,胃癌2例;观察组中有男31例,女12例,年龄37-81岁,平均(60.1±15.6)岁,43例患者中肝癌27例,胰腺癌8例,肺癌5例,胃癌3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类型等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采取介入技术进行治疗。1.2方法1.2.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宄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而后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

4、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1.2.2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术前护理。将医院的概况、治疗的0的、手段、效果等向患者进行介绍,让患者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展开积极的治疗,并获得患者的配合,针对存在焦虑、烦躁、恐惧等一些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护理人员疲主动同其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对患者给予关心和帮助,解答患者的疑虑,满足患者的要求,充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讲述手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并对成功案例向其介绍,增强其治疗的信心[1]。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应对医生的各项操作给予积极的配合,包括有患者的体位摆

5、放,术野的暴露等,并做好相应的静脉输注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的观察,并注意患者穿刺肢体的动脉情况,避免发生静脉血栓。③术后护理。在术后,应将手术的成功及时向患者进行汇报,将一些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向患者讲明,并指导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办法,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疑虑和恐惧。在术后座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对下肢是否出现血肿进行观察,并注意患者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的变化。鼓励患者饮水,在介入治疗24小时之后,将加压包扎解除,嘱咐患者加强肢体锻炼,避免出现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可对患者进行热敷以及按摩等手段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患者的术后饮食,应尽量以清淡无刺激食

6、物为主,并注重营养的补充,注意患者的口腔清洁[2]。④并发症护理。术后会冇部分患者存在体温升高症状,应注意病房的空气流通,嘱咐患者多饮水,并注意保暖,患者的皮肤清洁工作要彻底,针对高热患者可适当给予解热镇痛以及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针对疼痛患者,应耐心聆听患者主诉疼痛部位、疼痛方式等,而后采取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如分散注意力以及服用止痛药等;在介入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免疫力降低,导致腹泻或者是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座采取积极旮效的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症状[3]。1.3数据处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

7、t检验和X2检验,在PC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肿块明显缩小者36例,肿块稍微缩小者4例,有3例患者的肿块未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右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31/43),两组差异显著(P<0.05)o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发现,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发热者1例,便秘者1例,腹泻者2例,有1例患者存在明显疼痛;对照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