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

ID:28041573

大小:63.2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8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_第1页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_第2页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_第3页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_第4页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创始人与控制权:王朝思维还是契约精神?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渗透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企业创始人和资本方控制权之争不断上演。2001年,新浪在美国上市的第二年,其创始人王志东被赶出董事会,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2006年,雷士照明引入外部投资者软银赛富,最终引发与创始人吴长江的控制权之争;2008年,国美引入W恩资本挑起了管理者陈晓与创始人黄光裕的控制权争夺战;2015年,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1号店创始人于刚离开;2015年7月,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扫地出门;近期声势浩大的“万科股权之争”,更是

2、吸引了公众的关注。资本市场遵循的是市场契约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下,企业创始人往往用传统思维去守住自己的“江山”,由此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悲情结局。创始人控制权保护路径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约朿往往促使企业创始人通过资产资本化的方式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企业资产资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股权分散化、投资者多元化的过程。然而,随着企业资产资本化,当企业股权分散,创始人持有股权不足以与外来投资者股权抗衡时,创始人尚有以下三条路径保护其控制权。股权控制链保护企业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

3、权利朿。控制权衍生于股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于控制权的最初理解都是以股权为基础,持股比例表现为控制权。创始人保护其控制权的基本路径是获得足够的股权,更进一步来说,获得足够的股份表决权份额。由于股权与表决权存在的分?X,在自身并不控股的局面下,创始人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与程序的设计来实现自身控制权的保护,如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协议以及境外结构的“AB股计划”等。内部治理机制保护控制权是公司治理机制中一项契约性的权力安排,创始人可以通过股权控制链获得较大比例的投票权,也可以通过对董事会运行机制和结构的安排主导董事

4、会进而掌握控制权。虽然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但董事会作为行使股东权利的常设机构对公司的H常经营活动影响更大。创始人如果在董事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表决权,意味着创始人拥有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创始人更好地设计董事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成为其保护控制权的另一路径。社会资本控制链保护控制权的界定虽然一般是以股权为基础,而现实屮控制权却存在名义控制权与实际控制权之别。名义控制权是以股权为基础,由法律契约形成的显性控制权。而实际控制权是由法律契约、管理结构、垄断性资源和其他社会因素形成的对企业的全部控制力,包括

5、显性控制权和隐形控制权。理论研究将非股权因素带来的控制力定义为社会资木,并建立了社会资木控制链分析范式。根据Jensen和Meckling的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的组成及经济行为都是在一系列契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范围和频率增加,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契约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加深。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过程中,双方达成了某种程度的信任和默契,并愿意为维持现有的关系而付出努力,这些努力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资本。不过这种社会资本包括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一般來说,组织社会资本受到了个人社会资

6、本(如企业家、创始人等)的引导,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下,组织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对个人的认同而与企业建立联系并保持互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很大程度上嵌入到了企业的关系网络屮。企业创始人凭借社会网络优势,通过社会资本的有效运川有助于其对企业的控制。如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曾经依靠员工罢工、经销商倒戈、舆论施压等行动夺回控制权。他们因何痛失公司控制权理论可行的控制权保护路径并不总是有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创始人往往用“王朝思维”思考和处理企业控制权问题。创始人习惯性把企业看作自己的“江山”,把控制权看作“王权”

7、紧握手中,以个人意志和权威进行权力安排与治理,而忽视企业所代表的众多契约主体利益的实现和平衡。这种缺乏对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契约关系的动态考量及控制权制度设计、个人决断式的公司治理机制最终可能导致控制权保护路径失效。股权控制链保护失效中国《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原则,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同种股票具有同等权利。因此,在中国法律背景下,投资者出资比例决定话语权的多少。但是,股权不等同于投票权,股东大会是基于投票权的比例,而非股权比例做出决策。因此,创始人通过机制设计争取其他投资者的投票权,对保护其控制权显得极为i要。然而在

8、实践中,创始人在融资过程中往往以传统的方式用股权换资金,而不会从股权与投票权分离的角度进行机制设计,建立双赢的治理模式。新浪创始人王志东、1号店创始人于刚等控制权旁落,主要也是在以股权换取资金时没有采取合理的机制设计保留投票权。王志东无论在四通利方还是后来与华渊合并成立的新浪,一直专注于企业运营,当时良好的业绩使王志东建立起基于自身价值的控制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