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

ID:28029550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_第1页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_第2页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_第3页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_第4页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2010年01月07日来源:《新视野》2009年第03期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这一国策,促进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总结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其建设模式,对于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外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城市”(Eco-city)的思想后,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不断演进和深化,

2、其示范建设也在世界许多城市广泛展开,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迄今为止,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但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看,生态城市应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生态系统,是基于社会、经济、自然三者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1992年,美国在西海岸的海滨城市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成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波特兰和克利夫兰大都市区,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被美国环境总署评为“全美生活品质最佳城

3、市”。-..    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项目,其理念和做法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和经济结构。1994年2月该项目获“国际生态城市”奖,并在1996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人居会议中,被作为最佳实践范例。    澳大利亚怀阿拉市确立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城市能源和资源问题上,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994年,在生态城市学者保罗的倡导下,阿德莱德市制定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城市资源环境问

4、题。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以良好的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系统的整合以及垃圾回收和能源保护项目的实施,成为享誉全球的生态城市典范。丹麦的哥本哈根通过进行公交导向式交通改革和实施手指形态规划,实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    德国埃尔兰根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全面实施城市综合生态发展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先锋。弗莱堡市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区域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措施,被称为德国的“环境首都”。    在亚洲,日本九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效果显著

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九州市为治理环境污染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到80年代中期基本克服了环境污染问题。新加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将农田、森林及其他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花园式生态城市。-..    总之,丰富而生动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远远超出理论研究的进展,因此,应在认真总结和借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更加深刻的启迪。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    所谓模式是指某行为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方式。综观世界

6、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通过研究和比较分析,其建设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政府导向型模式。指主要通过政府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并辅之以法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世界发达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一直非常重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制定方向明确和目标具体的发展规划,引导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有序推进。美国伯克利的生态城市计划(1992),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生态规划,印度斑加罗尔、巴西库里蒂巴和桑拖斯市、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的生态城市建设计划(1994),丹麦哥本哈根的手指形态规划

7、(1947),日本九州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1997)以及新加坡的全岛建设设想规划(1967-1971)等,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政府还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例如,日本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备,不仅有基本法,还包括两部综合法。1994年,德国通过了《循环经济及废弃物法》。1976年,美国通过了《资源保护和废弃物回收法》,现在美国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相关法规,同时美国还利用直接税收减免和投资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企业重视和加强城市生

8、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科技先导型模式。指主要通过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始终将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技研究置于重要地位,选择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进行科研攻关,并尽快使之产业化。例如,丹麦卡伦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以生态工业园建设为突破点,努力攻克资源替代技术、资源恢复技术、资源耗用减量化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