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ID:28019462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刘徐桂(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100)【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的异常,在脑梗塞中的衍变及意义;方法:检测血浆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III(AT-II1)用酶联法;结果:(1)病患组血浆蛋白C、蛋白S、AT-III的活性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2)单因素分析:uO.441,P=0.152,病患组血浆PC与PS显箸正相关;结论:在脑梗塞致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凝血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监测凝血功能,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脑梗死;

2、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111【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93-02脑血管疾病发病多、起病急、进展快、病死多和病残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血液的异常作用倍受人们关注。研究认为脑梗死的发牛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凝血物质明显变化,并参与疾病的发展过程[1-3];PC、PS及AT・II[是体内重要的抗凝蛋白,其变化可反映病情的变化及评估预后。木文拟从凝血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以探讨PC、PS、ATJII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脑梗死组(

3、病患组人选自木院2014年3〜10月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8〜78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2h内就诊,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年),均经头颅CT/MRI证实;对照组:同期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人50例;两组均排除凝血机制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者。1.2方法受检者均晚起禁食水,次日清晨抽取以枸椽酸钠抗凝的3ml静脉血,抽血吋保持空腹、安静,标本静置1小时,离心十分钟(3000转/分),留取血浆并于・30°C冰箱保存备查;以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之试剂盒,用酶联法进行血浆PC、PS、AT・III

4、测定。1.3分析数据描述:用均数&plusrrm;标准差(x・±s),差异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脑梗塞患者与对照组血浆PC、PS、AT・III的比较(见表)表两组血浆PC、PS、AT・III的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脑梗死病人血浆蛋白C水平为(84.15±13.92)%,低于正常对照组(99.8±28.53)%,P<0.0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血浆蛋白S的活性在脑梗死患者为(66.81±11.39)%,对比

5、对照组的(82.29±22.01)%,差异显著,P<0.05;血浆AT・III在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水平为(69.04±8.01)%、(98.44±9.72)%,P<0.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2.2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的相关分析,血浆PC与PS呈显著正相关r=0.441,P=0.152o2.讨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血管病变基础上,内膜损伤破裂使得血中有形成分粘附、聚集、沉着口释放更多促凝血因子,同时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增加,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凝固性增高,局部脑组织出现急性

6、缺血、坏死症状;PC在维生素K的参与下于肝脏内合成后,在凝血酶Ila的作用下转变为活化的PC(APC),APC通过对VII、Ca和Va的灭活,发挥主要的抗凝作用,同吋还通过阻碍Xa与血小板结合、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抗凝作用,PC减少同样可以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引起血栓倾向。PS也是--种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是非酶性糖蛋在肝脏内合成,是APC的重要抗凝辅助因子,它可以加强APC对Villa和Va的灭活作用,PC的生理功能与PS是密切相关的。AT・III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属a球蛋白,约占血浆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70%,当血栓形成吋,AT・III被大量消

7、耗,AT・III活性反映抗凝作用强弱。它与PC、PS—起可系统地反映凝血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发现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PC、PS及AT・III活性降低,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一致[4-6],表明在脑梗死患者血浆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分析原因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AT-IILPC消耗所导致,血浆PS、PC在脑梗塞患者的降低说明早期脑梗死体内处于高凝状态,而高凝状态正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脑梗塞患者检测PS、PS及AT・III对于判断脑梗死的病情及估计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⑴孙爽,孙莉,周春奎•血浆蛋白C、蛋白S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8、中风与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