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

ID:28015270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_第1页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_第2页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_第3页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_第4页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结     题     报     告.....“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结     题     报     告.....“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结     题     报     告.....  2001年9月,我校开始了苏州市“十五”课题《以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研究》的实践活动。自课题成立以来,在苏州市教科室、常熟市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三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

2、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现小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理论背景:  1、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精辟地提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江总书记一贯重视教育工作,总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以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的高度来把握教育问题,将教育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的大视野、大背景下加于考虑,学校如何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人格,必将成为学校

3、德育目标研究的崭新课题。  2、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变化,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当前研究如何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是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3、面临新世纪的到来,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本主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

4、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智能优异人格健全的一个个完整的人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明确任务。面向新世纪,我们必须培养新型的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新的要求。  现实背景:  1、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特别是研究小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德育工作不适应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凡此种种告诉我们教育中还学生主体人格地位,形成了我们学校研究的德育课题。  2、通过调查分析,本地区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不少薄弱的地方:小学生物质拥有“过剩”,精神营养“不良”,社会商品与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由此导致少年儿童思想迷茫,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偏向,人格扭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轻校外教育,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学校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而党风、社会风气不够好,学生

6、又受到各种不良社会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力量还显得薄弱。调查发现,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据于国际格局的转化,国内社会的变革,基础教育的转轨,对小学德育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  3、目前本校在“九五”期间已完成了“探索小学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课题研究,在探索小学德育目标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此为基础,为继续深入研究“培养新型主体人格为核心的学校德育目标作了奠基工程。  二、课题实施的意义  面对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新内涵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

7、育越来越重视人本主义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智能优异、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人格是人的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认为,儿童期是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关键期,0至6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启蒙,6至12岁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0岁左右儿童性格开始形成,而至16岁左右独立人格基本形成。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必须重视人格的形成、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

8、发展中的消极影响,例如独生子女得到过多的保护和溺爱,家庭社会乃至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不恰当的伤害和压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期人格的某些缺陷,如何避免乃至克服这种人格缺陷,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儿童处于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文化、知识,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如何帮助儿童学习和适应社会是儿童发展的又一敏感问题。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