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02022
大小:18.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走进新教材,读懂新教材网络研讨活动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走进新教材,读懂新教材网络研讨活动总结 历时近两个月的教研活动,在今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盈着满满的幸福却又怀有丝丝不舍,我幸福:因为我如此幸运地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从定题、研读课标、设计初稿、修改、试课到最终定稿,得到了全区一线教师、校领导及区数学教研员的倾力点评和指导。我不舍:因为这次活动给我这样一位工作不满一年的新任教师带来的收获太多太多,但我就要与“它”告别。现在,让我带着这份幸福和不舍将活动
2、至今的所思所想梳理如下: 一节课的根基是什么? 想必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但是,在教学时,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呢? (一)备课标 在我将本次活动参赛课题定为一下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小兔请客》之后,我翻开《课标》,查阅课标中对本课提出的目标要求,我找到了这样几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加减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
3、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 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把握和思考,我最初对本课模糊地定位是:让学生在表述中理解整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在动手操作中探索不同算法;在引导和总结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算法,会正确计算,并能学以致用。带着对课标的了解,我便开始翻阅教材、查看教师用书。 (二)备教材 通过阅读教师用书,了解到《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一
4、年级下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认识到本节课是由一个“小兔请客”的故事情境,引出两个问题串“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还剩下多少个果子?”并在解决了两个问题后,自然引出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名称。练一练中,第一题是对主题图1、2的二次巩固;第二题是对数线方法的呈现,让学生学会用画数线的方法列式计算;第 三、四题是对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法的考察;第五题是综合练习题,检验学生能否学以致用。狠抓基础知
5、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在对教材、教师用书阅读过之后,我的脑子里也渐渐形成了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大致框架,于是,就开始着手撰写教学设计。可是,唯独忘记了“备学情”。 (三)备学情 撰写教学设计之前,我只考虑到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答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而对于以上结论,也只是停留在对所教本班的大致感觉上,并无
6、科学测验和评估。对于该环节的疏忽,便造成了后期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1.35%以上的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四月中旬,河南省骨干教师莅临我校指导,我便进行了《小 兔请客》的第一次试讲。在环节 二、环节三中,采用让学生拨计数器、摆小棒——探索算理——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在评课时,专家指出:教学中虽然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方法。但是,学生并不一定掌握,本课重点是学习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后,我进行反思,还略有疑惑:在练习的时候,80%的学生都能够正确计算呀?怎么能说这节课没有数学味呢?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
7、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在对本次试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后,我与区数学教研员侯老师进行交流,并把这个困惑告诉了她,侯老师当即问我:“你做教学前侧了吗?有多少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了?”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我才意识到教学初稿并没有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于是,当天下午我就设计了一份测试题,通过对另一个班的测试,了解到
8、有35%——45%的学生已经会进行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本课更具深度呢?是我面临的一个挑战。 2.动手操作实物在一年级教学实施中不具有普遍性。 二次试讲时,我选择了一个没有教过的班级,虽然课前对纪 律和规矩进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