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91788
大小:16.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 ――加法运算律 作者及工作单位 霍青燕 岑溪市波塘镇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来探索加法运算特点,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找出它的规律,要示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规律,用字母表示这些规律,并能够理解及运用。教材在教学安排上由浅入深,加法运算律的学习是探讨乘法运算律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占据
2、着重要的篇幅。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出了乘法运算律的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在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和独立自主、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 学情分析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并归纳出运算律。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
3、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重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引入实际事例,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的情况下逐步学会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课前谈话。 2、情景引入。(出示课件)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二、教学加法交换
5、律 1、师: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口答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那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板书:28+17=17+28) 2、师:求“女生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 (生答,师板书:17+23=23+17) 3、师:你能照样子说出几个这们的等式吗? 4、师:(1)请你仔细观察上面的等式,你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所有的等式呢? 5、交流:我们以前用过这样的规律吗?想想在哪儿用过?(加法验算) 三、教学加法结
6、合律 1、师:刚才同学们不仅解决了2个问题,而且还学会了加法交换律。那你会解决第三个问题吗?请你用一个综合算式来表示。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师:你是怎样列式的?(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跳绳的人) 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8+(17+23)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你先算的
7、是什么?(女生人数) 师:(28+17)+23算出来的是什么?28+(17+23)呢?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8+(17+23)=(28+17)+23 2、师:如果让你来算,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师:请你算一算,下面的O里能填上等号吗? 4、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的左右两边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5、师:(1)三个数相加,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2)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3)写得完吗?你会像加法交换律一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 板书:(a+b)
8、+c=a+(b+c) 6小结。(板书: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