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ID:27983258

大小:26.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_第1页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_第2页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_第3页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_第4页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地内涵及其发展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在道教导引、行气和佛家禅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其以广纳众长,博大精深,讲究阴阳调节、内外兼修等特点,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蕴含着强烈的儒、释、道文化色彩,更是凸显出其的与众不同。但由于巴蜀地区特殊的地域位置、峨眉武术“传内不传外”以及相关史料记载的缺乏等特点,致使具有浓郁养生特色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长期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峨眉武术养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

2、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  1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源起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向往和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类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其中,运动养生一直以一株奇葩的方式绽放其中。对运动养生作用机制,虽古今看法不一,但也有其共同之处:凡锻炼者,必内养神外养形,使神形相济,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就是在这一“内养神外养形”思想体系下,逐步成熟完善。据资料记载,峨眉武术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武术类型,其武术养生文化历史可追溯到大禹和三苗战争其间所表演的“干戚舞”,“干戚舞”语出《韩非子

3、·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干戚”的原始解释为“干,盾;戚,斧也”。执干戚舞,即是士兵手持弓、戈、矢、矛、盾牌等兵器所做的各种击刺和防守动作而编串起来并使之程式化的舞蹈。另外,《尚书·牧誓》中记载巴蜀武士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军事活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书》:巴师勇锐,歌舞以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尽管最早史料记载的峨眉武术起源多是以歌舞的形式存在,且多与战争有关,但是由于其编

4、排与舞蹈韵律结合,致使士兵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之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舞蹈韵律的同时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这些记载表明初具雏形的峨眉武术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为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峨眉武术正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峨眉山志》、《乐山市志》、《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等官方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据说被尊称为“白猿祖师”的武士司徒玄空,耕食于山中,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因其模仿猿猴,攻防灵活,按照现代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来分析,练习这套“峨眉通臂拳”时,

5、能够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按摩心脏,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可增强腿部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理论上分析,还可以防治神经反应迟钝及四肢动作的过早衰老,对神经紧张、精神忧郁等症有防治作用,长期练习可以达到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现如今,这套拳术主要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可以称之为峨眉派武术养生的鼻祖,也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重要起源。  2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  2.1“皇家养生秘方”与“神仙到访”使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历史缘起具有神秘色彩  中国古代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

6、物的极品待遇,是最注重养生、追求长寿的群体。现阶段,不少所谓的“皇家“”神仙”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凡涉及“皇家”“神仙”两字的养生文化,一直被寻常百姓津津乐道,以致趋之若鹜。就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而言,“皇室贵族”的介入和“神仙到访”传说更是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据相关记载: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中,万历皇帝对峨山特别厚爱,尤其是峨眉山佛教;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宁太后也到访过峨眉山拜佛;另外,据传清康熙皇帝也亲临过峨眉山等等的记录也佐证了峨眉山被称为“仙山”、“洞天福地”的美誉。  同时,峨眉山上变幻

7、莫测的云海、宝光、暮霞、山虹以及散陈于山峦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等,自然也成为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骚人修持取静和追踪访胜的最理想境地,为峨眉养生文化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另外,据相传,早在道教传入之初便有方士登临,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如《魏书·释老志》中所载:“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意思是1000多年以前就有关于轩辕黄帝到峨眉山授道的传说,并且后来被纳入正史记载,峨眉山也因此有了诸多轩辕问道的仙迹;据《峨眉县志》载称:唐代道士曾在山上建有玉皇观、雷神祠等道教活动场所,唐末还有道士在传说中的天

8、真皇人向黄帝授道地方的所谓授道台,修筑了静室305间,招徕了上百名道童,同时也有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著名道士来峨眉的记载,并在峨眉留有一些遗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