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

ID:27969165

大小:9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7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_第1页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_第2页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_第3页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_第4页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0232-姜堰中学高三语文周练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姜堰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联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吴慧萍茅忠琴审核人:潘双林刘婷2007.12.9第I卷 阅读题甲 必做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汉子精神李国文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就在这处江边,项羽“令骑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若非吾故人乎?”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

2、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此项王也!”项羽对这两个人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于是,自刎死。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但韩美林说: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试想一下,这位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的西楚霸王,有数百米高度,几乎等于一座山,兀立于滔滔长江之滨,那英雄末路的悲壮感,那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武感,该是怎样一个气势磅礴的人文景观啊!似乎这也是个惯例,能体现我们这个民族灵魂的历史人物,只能是那些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像项羽这样挺直腰杆地战斗,义无反顾地死亡

3、,具有男子汉大丈夫气概的失败者,那绝不认输的精神,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遗产。在这个强手如林的世界上,中国人要没有这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湔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之光?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中国知

4、识分子的时代良知。要知道他在写作《史记》时,已经是身陷缧绁的罪人,看来项羽的挺直腰杆的汉子精神,也是使他能够秉笔直书的力量。李清照也是一位失败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无不使这位具有高超才华的女子抱憾终生;司马迁也是一位失败者,受诬,冤狱,蚕室,幽闭,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唯有埋首在竹简中著书立说,苦度残年。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来写项羽这位历史上的大失败者,由于心境相通,感情相知,遭遇相同,惺惺相惜,写出来的作品,便成为传世的不朽篇章。美林对西楚霸王投注进去这么大的感情,也许和他本人也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有关。几十年来,他饱尝或被席卷,或被高压,或被责难,或被修理的种种滋味,所以,他刀

5、砍斧凿下雕刻出来的项王形象,不光是情态上的惟妙惟肖,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我觉得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也许,近年来,读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而较少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所以,每当看到美林的雕塑绘画等大作品,马上就会涌上来此人真不愧为一条“汉子”的感喟,而且,他作品中所充满的那种“汉子精神”,也使我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因之激动不已。翻开中国史,凡盛世,总是政治上产生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文化上产生大作品的时代。乐山大佛,始建于盛唐的开元元年,而洛阳龙门石刻,也是到了盛唐,达到巅峰状态。因此,我在想,当我们跨入21世纪,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这尊西楚霸

6、王的巨大雕像,在长江之滨矗立起来。这对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一点象征意味的。(节选自李国文《汉子精神》)1.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4分)2.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请说出理由。(6分)3.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4分)4.你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和现代,还有哪些人堪称“汉子”?请举出人物事迹并简要评述。(6分)二.文言文阅读(18分)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

7、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大宗寻召入幕府。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