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9098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议中医四诊在伤外科护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医四诊在伤外科护理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四诊法在伤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15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15例)应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整体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85.22%vs78.0%,97.69%vs87.0%),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则少于对照组(7.83%vsl8.0%和11.5±6.4vsl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进行护理干预。四
2、诊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望诊及护理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局部肿胀、畸形、出血等。如只见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而神色无明显改变,则只需进行外科常规护理准备;如见表现面色苍白,局部畸形,肿胀明显,功能障碍,则要积极做好协助整复、固定等抢救的术前准备;如见神志恍惚,面色苍白或灰暗,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或微弱,要立即配合医生做好开放静脉通道,做好吸氧、止血、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清创处理。1.2.2闻诊及护理闻诊主要是指听语音、呼吸音、骨擦音和嗅气味,如伤者语音过低、呼吸音弱则提示伤势较重,需改变体位,协同医生
3、止血、止痛、吸入氧气;如有明显骨擦音,则应妥善固定患肢,并予抬高;如嗅气味异常则反映腹部有损伤势,要及时协助医生加强支持疗法,行胸腔穿刺,引流或做好缝合修补受损内脏的手术准备。1.2.3问诊及护理问诊是审察伤理病机之关键,是伤科辨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询问对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询问内容不仅包括损伤发生的时间、经过、伤势、伤者感受等伤情,还要询问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既往伤病史、家族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病史及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发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要禁止搬动绝对卧硬板床,有药物过敏史者要提示医生
4、;加强饮食禁忌告知等。1.2.4切诊及护理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脉诊是切患者的脉象,不仅可掌握受伤范围、程度,还可掌握内部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若脉弦紧为疼痛剧烈,需查明原因行止痛处理,脉细数为出血较多,需进行止血扩容处理。触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静脉走向、曲直、充盈情况,由此了解病体温度、皮损、受伤部位与邻近有关脏腑和整体的关系等,从而鉴别外伤轻重深浅的不同,也为患者手术时输液作准备。如脉温肤热则表示存在瘀血、感染,需解除受压,活血通络,加强抗感染治疗。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统计患者有无四肢畸形、有无压疮、外周静脉功能是否正
5、常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前两组分别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疗效标准:本组外伤患者受伤类别不一,没有统一的疗效衡量标准,鉴于大部分为骨科伤,故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以生存和伤残为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完全恢复生理功能,能正常学习、工作;致残:生命体重稳定,治疗结束,丧失部分功能,留下明显残疾。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在整体疗效、患者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
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3讨论中医向来十分重视护理,整体护理、标本缓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证施护是其倡导的主要理念,主要措施包括扶正祛邪、同病异护、异病同护[4]。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正是中医护理中护理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医四诊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资料、核实资料、整理资料,为实施整体护理中进行护理评估、为辨证施护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中医四诊法调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临床症状与证候,有助于分清轻重缓急,有效实施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更好地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7、本观察中,观察组痊愈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1),证实在伤外科患者护理中,建立在全面体察患者,了解病情转归基础上的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不仅体现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完成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促进疗效提高,而且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医学模式。伤外科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四诊法不在形式,而重在细节,讲求实效。如“望诊”包含望精神、望气色、望舌象等,古人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而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动作是否协调,反应是否灵敏,面色是否红润、有光泽,全身及术区皮肤是否
8、完整需要体察如微薄,所谓“有诸于内、必行于外”[5]。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变化在于以此为诊断依据去指导护理实践,望精神、察心态在于加强心理及情志护理的针对性;望气色,望舌象推断表病、新病、轻病、久病、重病,在于从整体护理观念出发,掌握疾病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