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18125
大小:7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论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转型摘要:新课程改革使课程领导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在当前正面临着一种范式的转型,即由“官僚一控制”范式转向“反思一自主”范式。其中,“官僚一控制”范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层式的学校组织、法定知识范围的领导实践、官僚权威的充分运用以及技术理性的解题逻辑,而“自主一反思”范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领导共同体式的学校组织;“经验”范围的领导实践、道德与专业权威的充分运用以及反思性实践理性的解题逻辑。关键词:课程领导“官僚一控制”范式“反思一自主范式随着课程理论和领导理论研宄的深入,学校课程领
2、导逐渐成为课程发展和学校领导变革的“同心轴”,这在美、英、奥等国早己备受关注。在我国,最先由港、台地区的学者将其引入,并在相应地区进行试点,而在大陆地区,课程领导的研宄仅仅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才开始出现,并被学者当作“课程管理”术语的替换或修补。但是,笔者认为,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差异,主要源于处理课程事务上的范式的不同。为了肃清这种差异,从而为我国学校的课程实践提供更加明晰的方向,就有必要对我国学校的课程领导范式形态进行分析。一、范式:分析学校课程领导的新视角采用“范式”的方式分析我国学校的课程领导,是为了克服把存在本质差异的学
3、校课程领导(笔者认为传统研究中的课程管理是课程领导的一种范式形态)仅仅归结于领导风格不同的肤浅性。正是洞悉了我国在过去和现在处理学校课程事务的方式的根本差异,所以,笔者认为其背后必然蕴藏着范式的不同。分析这种差异背后的范式形态,有利于理解学校课程实践的历史,更好地变革学校课程实践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范式”究竟为分析学校课程领导提供了怎样的视角?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明晰“范式”和“学校课程领导范式”的内涵。“范式”术语,最早源于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
4、utions)一书中对自然科学革命的分析,他在该书中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该术语,“一方面,它代表着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他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1]前者是库恩对“范式”术语较抽象的界定,它指称“团体承诺的集合”,具体内容可以用“学科基质”进行描述,即符号概括、特定的模型(或信念)、价值和范例,符号概括指自然科学中的公式,它包括定律和对公式中符号的定义两个方面;特定的模型指一系列形而
5、上学的理念;范例指“学生们在他们的科学教育一开始就遇到的具体的问题解答”和“某些在期刊文献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解答”。[1]后者是库恩对“范式”术语更为具体的阐释,指“共有的范例”。[1]因此,库恩所指称的“范式”是一个层次化和哲学化的概念。就范式概念的层次性来讲,在较高层次上,范式指渗透在每一个共同体成员中的基本因素,具体包括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观、谜题、解谜方式与手段等,这是保证共同体成员的研宄被理解且有效的基础;从较低层次上讲,范式是指具体的谜题解答过程,实际上是较高层次的范式规则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运用。就范式概念
6、的哲学性来讲,前定义与后定义是“一般”与“个体”的关系,而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般”终究需要“个体”来彰显,不存在纯粹的一般;“个体”也不是松散的个体,而是由“一般”紧密联系着的个体,“一般”保证了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可通约性,因此,范式概念中体现“一般”的前定义与体现“具体”的后定义是前后一致、互相说明的关系。根据库恩使用“范式”术语的方法,笔者认为,对学校课程领导范式的分析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课程领导者所共有的课程领导规则,包括信念、价值观和技术等;二是前一个方面在解决具体课程问题时是如何运作的。实质上,这两个方面
7、体现了学校课程领导活动的理念与实践两个因素,因而不能截然地分开来谈,需要寻找能将二者结合的基本因子,即所谓的“范式变量”,通过分析范式变量,就能够有效地揭示我国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形态,这些范式变量至少包括学校组织的性质、课程领导的实践范围、使用的基本权威、运用的基本理性等,尽管充分地描述学校课程领导范式不止于这四个变量,但却是本文在揭示我国学校课程领导范式时仅仅分析的因素。二、“官僚一控制”范式:传统的学校课程领导实践“课程领导”术语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研究中较为鲜见,即使在我国新近颁布的官方文件中也很难觅得,但这并不表示我国
8、传统的教育理论研宄中没有涉及到课程领导的问题,更不代表我国的学校课程实践不存在课程领导。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上的特点映射在教育体制中就表现出强烈的“科层化”特征,因此,“课程管理”术语可能比“课程领导”术语更能准确地表达我国学校课程实践的特征,这种特征移植于工业革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