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17744
大小:5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一堂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真正增强实效性。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1.问题不明确。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
2、什么问题,要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曾听一位老师在上《我的老师》一课时,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写王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王老师爱学生和王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就是王老师爱“我”,“我”难忘王老师。可见这一问题问得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1.问题过难。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
3、思维。如有一位教师在上《鼎湖山听泉》时,这样设计提问:“请找出重点段落来读一读,说出你的理解。”这篇文章较长,学生根本不清楚重点段落在哪,所以无从思考回答。“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2.语言不恰当。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而一
4、些尖子生不屑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语言也不好,因为问题很难,学困生就不愿动脑思考了,反正答不上来;而尖子生如果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往往也会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二、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1.巧妙设疑,激发情趣。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
5、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而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描写春天的?”这样的巧妙提问,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思维。
6、2.难深适宜,以生为本。特级教师宁鸿彬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因此老师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从发畏学生思维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调动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及健康情感的培养。如《一双手》一文,我就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在书上找出答案__“天下第一奇手”。然
7、后问:“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这双手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要求学生阅读思考深入分析,得出答案:运用了视觉和触觉,从理性上去感知,一层层写出了手的特征。最后,我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双手揭示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境界?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理解。3.提问要精准结合,拓展思维。“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围绕重点、针对难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联系、有层次,能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如一位
8、教师在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先用歌曲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母亲形象(概括母亲做的几件事情),接着在体会母爱真挚(难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这个问题的提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