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12032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初探郑桂茹山东省青岛国开中学生物组266700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被提上了日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的效果只有较高的目标实现的学习环境,使用较少的精力、时间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加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养
2、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根深蒂固,大多数教师进行教学时仍使用填鸭式。这就导致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加上教师讲解的速度过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充分地理解,部分学生甚至连记忆知识点都无法获取。这往往会导致教师认为己将所有的知识都讲给了学生,并将考试中的重点理论知识都进行了讲解,但对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不够重视:学生则会因为没有独立的思考时间,从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提高。二、开展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1.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3、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设计活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主要有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两个方面。(1)教学分析工作的高效性。教学分析工作是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需要分析的是教学0标、教学内容和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来分析,找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梳理出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每一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2)教学S标设汁、教学模式选择的高效性。在教学分析工作完成之后,高中生物教师要明确
4、总体和每一个阶段的教学B标、实施教学的模式和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在明确的0标、模式和方法中得以保证。1.教学实施的高效性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不同,是学生与教师共冋促进、影响和进步的过程,因此需要在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步骤的同吋,注重处理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高效性的发挥。(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兴趣。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使学生奋更深刻的认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再不失吋机地加
5、以引导,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利用媒体教学资源将课堂知识以图片、视频、影像的形式通过PPT、声音在课堂中呈现,通过视频或教学课件的方式播放出来,再对此次生物课主要的知识点进行仔细讲授,讲授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2)确保课堂提问的高效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问策略是一种提高学生学>』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冇效性的重要途径。①提问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抛出。②提问应该注重层次性和科学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引导式提问。③提问应该注重
6、处理好提问与思考的关系,在提问之后要为学生留冇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④提问和学生冋答之后要注重对学生观点的反馈行为,避免学生的学d积极性受损。1.教学评价与反思的高效性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认知自我,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性错误和方法性失误,进而达到立即改正的效果。而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的过程,对于继续发挥教学中的优势之处、改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教学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虽然奋很多成熟的经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借鉴和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因材施教。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要紧紧抓住并培养学生对新
7、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掌握生物知识,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0的。参考文献[1]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o[2】王慧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樊翠浅谈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大观周刊,2013,(07)。[4]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小学版),2006,(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