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

ID:27910477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_第1页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_第2页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_第3页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标本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53【摘要】目的探讨标木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木的电解质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儿童医院职工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木126例,用强生VITROS5600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溶血前后的K,Na,Cl,Ca,P,Mg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木溶血后K,Mg比溶血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比溶血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l,C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木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结果有影响,应尽量避免溶血。医务人员应增强

2、质控意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辅助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关键词】溶血;电解质;检测;影响溶血是临床检验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常见原因为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血小板等破坏所释放的某些细胞成分也可干扰或影响血液标木临床检测结果[1-2]。溶血原因既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医务人员不规范的临床操作也可引发标木溶血,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误导临床医生做出不合理的判断,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木文旨在探讨标木溶血前后电解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8—11月木院职工体检的,且自愿参加木研究的志愿者126例。其中男57

3、例,女69例,平均年龄(25.3±7.6)岁。空腹抽取静脉血8ml,分装到两个干燥管中,各4ml。随机选取一支让其自然凝固,另外一支置低温冰箱冻结20min后,取出融化,以造成血液溶血。然后各以3000r/min离心lOmin,取上清液分别为未溶血和溶血的血清标木。离心后无溶血、黄疽及脂血。1.2仪器与试剂仪器为罗氏6000C801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检测试剂为罗氏6000C801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配套的原装试剂,BIO-RAD质控品。1.3研究方法分别检测上述正常血液标本和溶血标本中电解质K,Na,Cl,Ca,P,Mg水平,并比较溶血前后

4、电解质测定水平变化,质控项0全部合格。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126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电解质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溶血标本导致K、Mg结果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P结果略偏低,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对Na,CI和Ca检测结果几乎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讨论标本溶血是临床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体外溶血较常见,主要是一些物理因素(

5、机械性破坏、冻疮)、化学因素(如血样接触活性剂)和代谢因素(如遗传性疾病引起的红细胞脆性增加)等因素引起[3]。标本溶血后,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可能引起临床检验一些指标的检测偏差。溶血对不冋指标的影响机制不同,主要表现为:(1)细胞内外成分浓度差的干扰;(2)细胞内某些成分对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干扰[4】(3)Hb对分光光度测定中吸光度的干扰;(4)以上综合作用的干扰。本组研宄资料显示,当标本溶血时,各项电解质的检测将会不冋程度地受到影响。因红细胞内K含量约血浆的20倍,Mg为血浆的2.7倍[3],所以溶血后细胞内K和Mg大量释放到血浆中,导致K,Mg血浆含量

6、增加,电解质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测得值高于真值(P<0.05)。因K的含量红细胞/血浆值最大,所以溶血对K的影响较显著(P<0.01)。红细胞中Na浓度为血浆1/10,Ca浓度为血浆的1/10000,Cl占细胞外液阴离子总量的67%,只奋少量分布在细胞内液,因此,发生溶血吋对Na、Ca、Cl影响甚微(P〉0.05)。红细胞内含高浓度的奋机磷酸酯,在储存期间容易水解生成无机磷,溶血标本中P的浓度应略高于真实值,但本研究的结果是,溶血对P造成负干扰,这与理论相矛盾,尚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已冇较多的报道,但对影响的具体指标的统计学结果有较大差

7、异[5,6,7],这可能与各实验室使用的试剂、仪器、分析参数设置等方面有关。随着自动化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和检测方法特异性的不断提高,溶血对各项测定指标的影响和干扰可通过采用双波长和双试剂以及设立样品空白有效减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升。只是检测仪器校准技术的提升只是补救方法,样品制备技术的标准化才是克服溶血的根本方法。结合临床,我们总结在取样、制样、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采血技术操作规范,采血器具应保持清洁和干净,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过久,血液采集后防止消毒液或其他化学试剂试药进入标本导致溶血,标本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应尽早离心分离血浆[8]。(2)

8、发现溶血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