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00731
大小:6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综合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综合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43例急诊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急诊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其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护理排班无缝隙。急诊科护理人员按照
2、患者病情的需求,适当对护理排班模式进行调整,建立弹性排班模式。若急性患者较多期间,增加护理人数以及护理时间,例如:连班;若患者人数较少,护理人员进行补休。同时按照新老搭配原则,对患者实行连续监测[2]。②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成员。由护士长统一指挥调动,协助医生有序进行急诊抢救。小组成立之后,进行组织学习,增强内科护士监护以及应急处理,通过沟通以及交流真提高其护理水平。患者住院期间,带领小组成员进行查房,密切关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身体特征以及存在风险因素,对其进行记录,同时给予综合评析。对各种护理制度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以及个性化的无缝隙护理方法。③护理过程无缝隙。在接到急诊患
3、者需要入院治疗信息之后,由责任护士到急诊室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患者是否进行气管插管以及人工呼吸等操作。然后告知小组其他成员准备相应的器械、药物以及设备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当患者离开病房进行检查以及治疗时,需有专人陪同。在住院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对信息进行真实记录,做到预见性护理。④心理护理。由于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严重,患者容易产生抑郁以及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治疗以及检查方法,时刻关注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以及尊重。1.3评价指标①采用焦
4、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②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③观察以及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t表示,临床治疗效果采用x2检验,组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2.讨论急诊科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大多起病急、病重复杂以及进展快的特点。因此,在做好治疗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尤其是今年来,社会经济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5、对护理理念以及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无缝隙护理模式应运而生,该护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一切护理工作围绕患者服务的理念,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寻找护理漏洞,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从而为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证[3-4]。到目前为止,临床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无缝隙护理,并且护理效果较为显著。顾琴研究者报道[5],对急诊ICU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护理效果颇佳。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急诊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43例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在SAS以及SDS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护理满意度(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83.72%),具有差异
6、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绪,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徐琼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4-15.[2]杨小凤,贺承英.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实施的体会[C1.2006全国急危重病护理(珠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26-127.[3]凌怡.急诊EICU患者72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0,29(35):156-157.[4]杨明,郑祖群.”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
7、代护士(专科版),2013,(7):174-175.[5]顾琴,张红,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⑶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9-1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