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吴淑琼(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摘要: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也是文化教学。中国外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拟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阐释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并重的途径和手段。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7)03-0044-03 收稿日期:2006-11-20作者简介:吴淑琼(1973-),
2、女,湖北当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 一、中国文化失语症失语症(Aphasia),最初是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美国传统词典》英汉双解)。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学失语症”。而“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来的。他发现有许多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的
3、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他发表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的关注。清华大学的张为民等和刘世文分别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包含中国事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可以接受的表述中还有较大部分为解释性意译。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外语学习者的确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他们
4、母语文化知识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拟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阐释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二、中国文化失语症产生的根源1.对文化教学中“文化”概念的误解。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外语教育界的共识。外语教育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文化教学的发展。然而仔细研究一下近年来人们在文化教学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
5、究者几乎都把目光聚焦在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上,母语文化一直少有涉及。有的文章更是直接将第二语言中的文化教学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而不是双语文化的教学(李润新,1994)。应该指出,对目的语文化的侧重有它一定的道理,然而,对母语文化的避而不谈很容易将我们引向一个误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就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而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在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会上,李岚清曾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但连Whatdoyouusuallyhaveforbreakfast?都回答不出来。”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稀饭”、“馒头”、“豆浆
6、”等。现在的学生谈到西方的“圣诞节”或“情人节”滔滔不绝,而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捉襟见肘,不知用英语怎么表达。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前文化教学的方法和实效。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克服文化冲突,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母语文化的忽视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在大力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文化教学中“文化”的概念,考虑在文化教学中做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并重问题。任何外来语言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培养出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因此,文化教学中的“文化”不仅包括
7、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也应包括母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文化教学才能称之为完整的、成熟的文化教学。2.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概念的误解。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即培养学生成功地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Hymes提出的跨文化交际概念几经完善,但都围绕着如何使跨文化交际更成功,而不是更平等。平等性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基本原则没有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阐述中得以体现。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交际中两种文化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际绝不仅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一方面
8、,而且还有与交流对象的“文化共享”和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44·2007年3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Mar.2007第24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