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94213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研究杨新海1丁腊枝2(1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843000;2新疆天山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830099)【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临床87例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随机手术分组,分别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以及传统修补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炎症介质指标和一般住院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炎症介质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另外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斜疝中的疗
2、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推荐临床应用。【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传统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中图分类号】R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51-02腹股沟斜疝是外科中较常见到的一类病疵,由于临床上亦引发嵌顿性疝,造成肠坏死,因此手术是治疗木病最主要的方式[1]。木文就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临床分组研究,阐述两种手术的疗效。现将报告公布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7例腹股沟斜疝病例选取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均为男性患者
3、。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无张力修补术组(观察组)44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1.2±6.7)岁;传统修补术组(对照组)43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0.9±6.6)岁。对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手术方法:对照组:常规术前麻醉,手术切口选在腹股沟軔带中点上,切U大小2cm左右,常规分离直至暴露虹i囊。将陆囊回纳,使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修补。观察组:麻醉剂切U选择同对照组,操作上首先对腹外斜肌腱进行切断处理,以保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将疝囊、精索游离。之后将
4、锥形网塞放置、固定于疝环内,手术中如出现较难固定等情况,可使用可吸收线辅助固定。最后还纳睾丸、精索。1.3统计学方法疲用SPSS1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指标比较: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技术(WBC)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见表1。表1两组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指标比较(例,x-±s)组别例数WBC(×109/L)CRP(pg/L)观察组446.73
5、±1.423.24±0.33对照组439.54±1.746.51±0.51t值8.2635.59P值<0.01<0.012.2两组患者一般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吋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一般住院情况比较(例,x-±s)组别例数手术吋间(min)术后下床吋间(d)住院吋间(d)观察组4439.27±6.451.08±0.413.87±0.84对照组4361.27
6、±10.081.92±0.426.48±1.02t值12.159.4413.04P值<0.01<0.01<0.013结论腹股沟斜疝好发于小儿及老年患者之中,但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发现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亦有一定的上升趋势[2】。0前,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的唯一办法,并认为早期手术对于患者日后的生活以及并发症冇明显的改善作用。Bassini修补法是当前腹股沟斜疝手术中最常用到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但临床研宄表明[3】,艽张力修补容易导致术后韧带发生撕裂,从而引发新的缺损,最终引起腹股沟斜疝的复发。无张力修补术则是在此基础上发
7、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疝修补方式。由于该方式未使用张力修补处理,因此术后不会引发韧带的撕裂。另外,使用聚丙单丝编织网孔补片,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而且苏具有抗感染的能力,因此能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出现。本研宄就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在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组观察,首先我们对术后患者炎症介质指标检测进行了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WBC以及CRP水平相对对照组冇明显下降的趋势,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1)。充分说明无张力修补术具有较好的术后抗感染、降低感染并发症的能力。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手术部位以及切U处无明显的感染征象。另外,将两组患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