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思想艺术成就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

ID:27889076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_第1页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_第2页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_第3页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_第4页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思想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一、《诗经》的产生《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创作,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它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千百年来,人们传咏它,研究它,历久不衰,代代相传。古往今来,关于《诗经》的文章著作,不可胜数,早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这便是“诗经学”。《诗经》本来只称为“诗”、“诗三百”或“三百篇”。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提倡读经,从此《诗经》便被奉为垂教万世的宝典,并改称为《诗经》。所谓“经”,即经典之义,也就是能称为典范的著作。至于现在仍使用《诗经》这个名称,那是依照传统的习惯,

2、便于同其它广义的诗区别开来。《诗经》经秦代焚书后,至西汉复传,西汉传《诗》的有四家。即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还有鲁人毛亨。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三者合称“三家诗”。鲁人毛亨和他的弟子赵人毛苌所传的《诗经》称为“毛诗”。把“三家诗”同“毛诗”相比较,多有不同,前者对《诗经》的说解诠释往往断章取义,繁琐晦涩,而且充满阴阳五行杂说,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而后者“毛诗”,则较注重字义训诂,诠释简明,迷信成分也少得多。至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又给毛亨的《诗故训传》(毛

3、亨解释《诗经》的著作,也称“毛传”)作了“笺”资料(对“毛传”加以补充和发挥,简称“郑笺”),使“毛诗”的诠释更趋精密。从此以后,“毛诗”广泛流传,而“三家诗”则逐渐衰废。《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等十五个地区的诗歌,合称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以上三大类的划分,在于音乐曲调的不同:“风”是地方乐调;“雅”为正乐之歌,即周王朝王都的歌曲;“颂”则是庙堂祭祀所用的曲调缓慢的乐章。由此可见,“诗三

4、百”最早都是配乐、歌咏的。后来,曲调失传,只剩下唱词,这便是后人所见到的《诗经》。收入《诗经》的作品,从时间看,包括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这五百多年间的诗作;从地域上说,大部分产生于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包括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最南到湖北北部的长江流域。如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就产生于江汉流域。收入《诗经》的作品,由于大多是民间口头流传而后采集编定的,所以具体写作年代和作者姓名都无从考证,但《诗经》的确反应了群众集体的艺术智慧。那些无名诗人虽然湮没无闻,但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出的

5、卓越贡献的确是不可磨灭的。这些历时几百年,地跨数千里而产生出来的诗篇,在当时各地语言不统一,交通又不便利的情况下,是怎样采集、写定并汇编成书的呢?从文献记载上看,采集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采诗”。这是当时采诗以观民风的制度。《汉书·资料识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乐,以闻天子。”意思是早春的季节,群居的奴隶将散入田间劳动,采集诗歌的使者摇响木铃,行游在路上以采集诗歌,将采诗献给专管音乐的太师,并将诗歌配上音乐,以此给天子欣赏,以观民风。采诗的另一条途径是“献诗”。其情况有两种

6、:一是诸侯国的官员写诗献给周天子,如《国语》就有“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的记载,这里说的就是诸侯国的官员向周王朝献诗的情况;献诗的另一种情况是,民间乐工自下而上地向天子献诗。《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这样的记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总之,各地的民间歌谣、文人创作、庙堂乐章就这样通过多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周王朝的乐师那里。他们再经过一番编辑、整理、配乐的工作,然后让乐歌班子演唱给天子听。二、《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

7、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它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幅周朝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人们常把《诗经》比作“周朝社会的一面镜子”。这是因为《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描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它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资料《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的心声,首先在十五国风中大量地反映出来。这是因为《国风》中的绝大部分诗作都属于民间歌谣,在这些歌谣中,劳动人民唱出了他们的苦难和欢乐,愤怒和不平,唱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具体、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周朝社会的历史面貌。其次,即使是《雅》、《颂》部分,

8、也有不少诗作同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虽然《雅》、《颂》中多有歌功颂德,拜神祭祀的诗歌,但除此之外仍有真实反映社会矛盾、人民心声的诗作。其中:有的切中时弊,讽刺朝政昏庸,揭露统治者的丑恶;有的对人民在国家动乱中遭受的疾苦表达了一定的同情。因此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周王朝的社会现实。总之,《诗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