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读导论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

ID:27882463

大小:520.8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5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_第1页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_第2页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_第3页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_第4页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中國古代文論史》導論教學內容和要求:一、中國古文論的文學本源論二、中國古文論的創作構思論三、中國古文論的創作方法論四、中國古文論的文學形象論五、中國古文論的審美風格論一、關於文學的本源中國古代的哲學本體論,主要有兩種觀點:一、以道為本源論和以心為本源論,決定了文藝學中的兩種不同的文學本源論;二、文學本源論是從哲學本源論推衍出來的,而文藝本源論則對文藝理論產生深刻的影響。(一)源於道1、“道”的原始涵義是指道路。2、早期儒家中的“道”不是最高範疇。如《論語》中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

2、中說:“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這是指一種學說的基本觀點或核心精神,還是道路涵義的引申。3、《老子》中說:“道”是“萬物之宗”(四章),一切事物都是由道產生的。4、《莊子》繼承《老子》,說“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5、劉勰在《文心雕龍·原道》中提出“道之文”這種觀點。劉勰之後,唐代司空圖作《詩品》,二十四詩品就是道的二十四種外化形態。(二)本於心——儒家1、“心”在文學藝術中的作用詩之源非在物仍在人之心。《禮記·樂記》在解釋音樂產生原由時說道:“凡音之起,由

3、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此原理亦通於詩。不過,物感只是促使人心發生由靜而動的變化之條件,人的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欲,仍是人心所固有的,不過因物感才使之由隱而顯而已。2、“文本於心”。書畫理論也極其重視心的作用,如唐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宋郭若虛說:畫是心印。宋歐陽修在《童心說》一文中說:“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李贄以“真心”釋

4、“童心”,“真心”不僅是指真實不妄之心,而且具有本體的意義了。(二)本於心——儒家二、關於文學創作的構思中國古代有關文學創作構思的理論,都強調作家在構思以前必須要具有“虛靜”的精神狀態,認為這是使構思得以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虛靜,原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指的是人在認識外界事物時的一種靜觀的精神境界。文學藝術創作上的虛靜,目的在於使作家藝術家擺脫名利等各種雜念的影響,以便充分馳聘自己的藝術想像,在構思中形成最優美的藝術意象。1、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變化發展是循環往復的:“反者,道之動”、“歸

5、根曰靜,是曰複命”;他貴柔守靜,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主張。此後,守虛靜,抱元一,便成為老莊玄學思想的一個根本特徵。2、莊子則發展了老子的虛靜學說,認為它是進入道的境界時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狀態。虛靜必須在“絕學去智”的基礎上方可達到,然而也只有達到虛靜,才能對客觀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認識,進入“大明”境界。二、關於文學創作的構思3、儒家吸收和改造道家在認識論上的虛靜學說,荀子論虛靜就不排斥知識學問,他所提出的“虛一而靜”是和他的“勸學”相統一的。陸機、劉勰繼承老莊玄學虛靜想像說,將其移植運用于文學創

6、作領域,在中國文論史上首次揭示了藝術想像、心理活動的奧秘。陸機《文賦》開篇第一句話“佇中區以玄鑒,頤情志於典墳”,強調了文學創作的根本條件:一是必須具備虛靜的精神狀態,並以此保證藝術想像的充分展開;一是必須具備相當的文學辭章素養,以便能達意傳情。陸機談由虛靜而想像說“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鶩八極,心游萬仞”。二、關於文學創作的構思4、佛教傳入中國後,道家的虛靜說又和佛教的空靜觀相融合,文學理論批評中有了許多以空靜論創作的說法。如宋代蘇軾在《送參廖師》一詩中說:“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

7、動,空故納萬境。鹹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宋代理學是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道學家論詩也很注重虛靜。儒道佛三家都強調虛靜,所以中國古代不論是文學創作還是繪畫、書法等藝術創作,均把虛靜視為創作主體修養的最基本條件。二、關於文學創作的構思三、關於文學的創作方法——言與意中國古代的文學創作方法,重在言外之意,要求有“文外之重旨”,使文學作品能讓人體會到“味在鹹酸之外”,既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更要“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創作意境論的核心內容。劉禹錫提出創造意

8、境的關鍵是要做到“境生於象外”,司空圖要求詩歌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是就其意在言外的特色而說的。這正是受道家和佛家對言意關係認識影響之結果。(一)哲學領域中言不盡意論在我國古代文論中言不盡意論的提出除了文學的因素外,主要受到了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因為言不盡意的提出首先是在哲學領域中而不是在文學範圍內。哲學的分析加深了對言意的認識和理解,為文學理論中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提供了理論參考和認識方法。1、我國古代哲學中的言不盡意論(1)《周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