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

ID:27880175

大小:7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_第1页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_第2页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_第3页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针柄的固定方法用于减轻七叶皂音钠静脉输液痛的效果观察肛门坠胀是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减少病人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临床上常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3-5天。但在临床屮常常发现大部分患者静脉滴注该药液3-5天后在穿刺处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胀、麻痛,严重时出现静脉炎:红、肿、热、痛,条索状、变硬的静脉,甚至静脉滴入不畅,肢体活动疼痛更为明显,减慢输液速度或更换穿刺部位可以缓解疼痛,但效果不满意。自2015年6月以来笔者给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输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的患者,穿刺成功后将针柄180。向左翻转,形成针尖斜面朝下,再行无张力的固定,观察发现此法明显降低输液疼痛的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肛肠科行肛肠疾病术后静脉滴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的205例患者,男121例,女84例,年龄19-74岁,平均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改良组103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完整性、感觉均为正常,且能进行有效沟通,年龄、血管的选择、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头皮针穿刺方法进行一次性头皮针穿刺均选择弹性好、暴露明显,乂无破损、炎症的手背浅静脉,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及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柄固定法:第1、2条胶布分别从左向右横向固定于针柄及针眼上:在针柄下方呈“V”形

3、向上交叉固定第3条胶布;最后将头皮针的硅胶管呈“G”形盘曲在穿刺点上方,并在“G”形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横向固定第4条胶布。改良组:①穿刺成功后将针柄180°向左翻转,形成针尖斜面朝下;②无张力的固定方法:以针柄为屮心向外展开无张力粘贴第1条胶布;第2条止血棉的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粘贴于皮肤:再避开穿刺点及其穿刺的静脉走向,将一次性头皮针头的硅胶管呈一“L”形盘在针柄的左侧或右侧,在第1、2条胶布之上以“L”形的硅胶管为中心向外横贴第3条胶布:最后在穿刺点左上或右上方3-5cm处由里向外横贴第4条胶布。两组均选择同批号的7号一次性头皮针输液管,相同批号、滴速的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药液

4、。药液滴人30分钟后,操作者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输液疼痛评估,观察穿刺处有无酸、麻、胀、痛等不适表现。1.3疼痛评估标准制定规范的疼痛评估标准,统一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疼痛值,操作护士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见图1。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PEMS3.1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木比较法),检验水准:a=0.05。1.结果2.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见表1。2.2两组静脉滴入情况两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均是一次穿刺成功,局部无肿胀、药液

5、渗出,无输液不畅等反应。1.讨论植物性神经系统生理学认为,皮肤血管由交感神经支配,痛觉感受器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根据不同分布部位可分为表层感受器和深层感受器。表层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各层,当神经接近末梢时轴突的髓鞘消失,成为裸露的分支分散在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其分布密度大,对刺激感觉很敏感,而分布在关节軔带、肌腱肌膜、骨膜肌膜、动脉血管下壁的游离神经末梢较稀疏,对刺激敏感性较低。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向左翻转针柄180°使针尖斜面朝下再固定,可减少和缓解静脉滴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所致疼痛。因针尖斜面朝向血管下壁,相对远离或避开对体表敏感祌经末梢的刺激,而血管下壁及深部组织神经敏感度差,疼

6、痛的发生率就明显降低,从而降低静脉输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疼痛的发生,提高其输液时的舒适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规固定法的不足冇:第1、2条胶布平行固定,第3条胶布在针柄下方呈“V”形向上交叉固定,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止血棉与皮肤之间无粘贴作用,从而穿刺点与外界有空隙相通,造成穿刺点污染:且常规固定法将一次性输液针头的硅胶管部经穿刺点上方、静脉走向呈“G”形盘曲,其大弯正好盘绕在针尖上方,当胶布固定之后,压迫输液的静脉通道,阻碍药液滴入,甚至造成液体滴人不畅、疼痛,血管表浅的患者、寒冷的冬天硅胶管变硬时尤其明显;此外与针柄相邻的输液管,如活动、外出、如厕时容易牵拉晃动输液管波及钩动头皮针尾

7、部,摆动在血管内的头皮针造成患者疼痛或针尖刺破血管,引起药液外渗;也容易引起第1、2、3条胶布受牵拉后松动固定不稳,时常需要加固第5条胶布,这既增加患者不满情绪,也加大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对针柄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有以下优点:既保护了穿刺点、缩短拔针时间,也减少拔针时二次疼痛,还不影响输液滴速。改良组将第3条胶布在第1、2条胶布之上由屮央向外按压横贴于“L”形的硅胶管上,减少了穿刺点与外界相通的空隙,从而保护了穿刺点;拔针时分别从针柄的左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