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

ID:27879909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_第1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_第2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李井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卫生院江苏阜宁224427)【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155-02【摘要】目的促进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阅读文献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结果及结论随着该类药物的不断使用,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变得非常重要。【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2011年1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5期,通报了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

2、应情况。通报指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的统计结果,喹诺酮类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位列各类抗感染药的第三位。尤其是其中一些药品的某种不良反应较其他药品相对突出,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尤为关注,如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莫丙沙星的肝损害、帕珠沙星的肾损害等。随着喹诺酮类药品的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隐患。下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做一些介绍。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1.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泻和上腹不适等,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

3、见于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和环丙沙星口服给药时。约有1%的患者因严重不良反疲而终止治疗。1.2神经/精神系统损害喹诺酮类药品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该类药品的神经/精神系统损害较为突出,其不良反应构成比多数居于第二、三位(8%〜24%)。严重病例中,祌经/精祌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椎体外系反应、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精神分裂样反应、意识障碍等。1.3皮肤及光敏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也是喹诺酮类药品主要的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0.4%〜2.2%,较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药物少见。不同喹诺酮类药品

4、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存在差异。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光敏反应、剥脱性皮炎、皮疹、瘙痒等。1.4血液系统毒性以及其他反应白细胞降低、溶血性贫血、再障报道,心血管方面则有房颤、预激综合征及休克等,腮腺及乳房增大也偶奋报道,但均可逆。1.5泌尿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毫升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药、枸橼酸盐)同吋使用。1.6静脉

5、炎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一种局部副作用,由于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所致,临床上呈局部发红及灼热感。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2.1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及疗程人量文献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的发生存在差异,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所以使用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2.2考虑个体因素,降低神经系统反应通过对该类药物的研究显示,中枢神经刺激作用也呈剂量依赖型,性别和年龄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影响,45岁以下人群发生率比较高,而进餐后和睡觉前服药怎可冇

6、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2.3降低对心脏的毒性,避免或减少与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共服。实验表明,该类药物冇改变心脏节律的潜力,因此,临床使用该类药物吋,应尽量避免与有心脏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最多可能的降低对心脏毒副作用。2.4减少机体暴晒,降低对皮肤的不良反应有关文献报道,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物能产生光毒反应。研究表明,该反应具冇剂量依赖性。此类药物的光毒反应与阳光对人体的过度照射及机体自身的敏感性有关,故服用此类药物吋应尽量避免过多的户外活动,不宜在阳光下长吋间暴晒,以免引起光敏反应。3结论以上分析得出,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十分重要。首先应遵

7、守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原则: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注意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选择冇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其次,要考虑年龄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群的药物代谢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用药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另外,18岁以下青少年严禁使用此类药物,防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总之,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判断能力,进而加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是今后工作的方向。参考文献[1】陈新谦,金

8、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2】孟拥军,朱蓓德.19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冋顾性分析.药物警戒,2006,3(1):33-35.[3】谭燕,方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