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

ID:27859460

大小:481.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2-06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_第1页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_第2页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_第3页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_第4页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定远县教师远程培训初中历史班级学习简报第34期主编:林桂平2012年9月28日我因学生的“隐瞒”而欣慰李长兴一天放晚学后,我在操场上溜达,忽然发现二楼我班教室窗外围满了学生,正争着朝教室里张望,我心里一“紧”,心想一定出事了。我急忙拦住一个刚从楼上下来的学生,手指着教室问“那出什么事了?”,他说不知道。我赶紧小跑上了教学楼,却发现教室里很安静,我没有惊动任何人,从门缝往里窥探,发现六七个班委干部围坐在一起正议论着什么。我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在做什么坏事,何况都是班委干部。我示意正围着窗户朝教室里张望的一位我班同学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也

2、说不知道。我继续窥探,侧耳倾听,什么收获也没有。好奇、纳闷,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呢?真想推门进去弄个究竟……几分钟后,没有丝毫收获的我,又重新回到操场上继续“悠闲”地溜达,可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过教室。终于,教室的门开了,我快步往教学楼走去,迎面一前一后走来了我班语文课代表和班长,“你们干嘛的?怎么才回家?”我装作巧遇似的问,“没干嘛。”课代表回答,“没干嘛?那教室窗户外怎么围满了人?”我急了,“没干嘛。”回答依然很简单。我又问了紧随其后的班长,回答是一模一样。“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应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故意拿出了杀手锏,“我们商量好的,要保密!”班长说,“对我也保密?”“

3、对”一个急于想知道,一个就是不告诉,真是急人咧!“以后告诉你”班长临走时补了一句,我微笑着目送她们离去。晚上,我盼望着天明赶快到来,因为第二天一上班我就能看到学生的日记了,我确信他们当中一定有人会将那个秘密写进自己的日记里。第二天一上班,我就坐在办公室焦急地等待学生的日记。果不其然,有人在日记里将他们的秘密“出卖”了:班委干部研究如何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辅导作业,并且一人帮一个,连名单都一一定了下来。看到这个秘密,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没有平静……学生对老师这样的“隐瞒”,我心里又怎能不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欣慰呢?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萧功秦

4、核心提示:10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国人来说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我们的前人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启示?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的时代需要现代化的历史。茅于轼:今天我们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交大的萧功秦教授来谈中国100年来的六次政治选择的机会。大家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又一次选择的机会,总结过去有什么经验教训对我们这次选择会有很重大的意义。下面先请萧教授做主题讲演,接下来会有一个小时的讨论发言时间。萧功秦:今天我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谈的是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重新来解读以往的历

5、史,因为每个时代的矛盾、困境、问题不同,人们总是从自己面对的困境和矛盾的角度,力求从历史当中获得新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万古长青的学问。我们这个民族正在面临一个新的现代化挑战时期,自然我们会向历史提出这样的问题,10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国人来说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我们的前人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启示?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的时代需要现代化的历史。应该说,近代的中国的现代化是从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不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之间的这20年,中国人还没有醒过来,中国人真正醒过来是从洋务运动中一些少数的政治精英开始的。

6、从洋务运动到今天140多年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就需要现代化的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能使中国人适应现代化的那种挑战呢?有不同的国际与国内条件的制约下,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政治载体,不同时代的政治选择大体上取决于以下这些因素。首先是各种内外客观条件的压力和制约,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其次是人们对于富强的各种主观的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支配了他们做出的政治选择。第三,就是人们在当时可以借助什么样的政治资源来形成他们的政治战略?他们可以运用什么样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政治选择。所谓的政治选择更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特定的政治体制与现代化的

7、战略相结合而形成的政治模式,因此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这些不同的政治选择前后相继,就形成了一部中国百年的现代化历史。大体上中国可以说从140年前的洋务运动到现在,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就是洋务运动一直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整个过程是一个不自觉的开明专制化运动。虽然它是失败的。第二次从1911年到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次是1913年到1928年,以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第四次是1928年到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