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

ID:27838974

大小:13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_第1页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_第2页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_第3页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_第4页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马克思曾被很多国家主流媒体评选为“千禧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生于1818年,逝于1883年。然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直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才正式提出;如今和我们形影不离的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  虽然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这位老先生还享受不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高级的玩意儿,不过他和我们一样都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只不过马克思当时经历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2、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跨越,而我们正处在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飞跃式发展。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马克思曾被很多国家主流媒体评选为“千禧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生于1818年,逝于1883年。然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直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才正式提出;如今和我们形影不离的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网。  虽然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这位老先生还享受不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高级的玩意

3、儿,不过他和我们一样都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只不过马克思当时经历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跨越,而我们正处在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飞跃式发展。  人工智能会否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自由解放?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马克思曾被很多国家主流媒体评选为“千禧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生于1818年,逝于1883年。然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直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才正式提出;如今和我们形影不离的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阿帕

4、网。  虽然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这位老先生还享受不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高级的玩意儿,不过他和我们一样都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只不过马克思当时经历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跨越,而我们正处在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飞跃式发展。    图:马克思在演讲  身处技术变革之中,我们体会着相似的时代焦虑  马克思所经历的大机器生产时代,从使用机器进行简单生产,到机器化大生产,再到建立自动化机器体系。机器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机器替代了简单劳动力,失业的工人对机器“恨之入骨”,他

5、们砸碎机器,捣毁工厂,宣泄着技术变革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而回到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同样让人们产生焦虑情绪,人们心存疑虑:人工智能控制人类的“奇点”何时到来?  霍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他曾向英国《独立报》表示:“人类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防止新科技(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上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接受纪录片《你相信这台计算机吗?》的采访,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能创造出“一个不朽的独裁者,人类永远都无法摆脱他们的统

6、治”。  以霍金、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悲观派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将带来大规模失业和没有约束的军事化用途;再发展下去,人工智能将因为失控而造反,即使设置道德戒律,它们也会不可避免地学坏;更危险的是,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更聪明,一旦人工智能研发追求“超人”,至善全能的人工智能将消解人类的生存意义。”    图: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的观点针锋相对  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焦虑,马克思怎么看?  对于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焦虑,马克思也早有洞察。他发现,人们在面对高新技术的时候,通常会产生如此矛盾的心理:一

7、方面知道科学技术是理性和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害怕科学技术会变成一种发展得超出人类控制的不道德的和无人性的工具,一架吞噬一切的没有灵魂的凶残机器。  然而,马克思曾明确将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区分开来,他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马克思说:“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此指出:“加入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后,劳动资料经历了各种不同形态变化,它的

8、最后形态是机器,或者更确切些说,是自动的机器体系。”当机器生产进入自动的机器体系阶段之后,工人与机器的关系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分工在机器生产条件下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即:“把工人的操作逐渐变成机械的操作,而达到一定地步后,机器就会代替工人。”  伴随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器逐渐取代人类的一些工作岗位成为大势所趋。然而,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属人的,技术无法脱离人类而单独存在。人类创造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或者替代人类做某些事情。技术的出现除了满足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