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35416
大小:199.9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6
《高中艺体生历史必修三核心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艺体生历史必修三核心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课标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基础知识填空:一、百家争鸣争鸣局面的形成(春秋战国)概念: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在变革面前,对未来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宣扬自己的学说,批判他人的学说,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1、背景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推动
2、生产力发展,制瓦解,制出现政治:诸候争霸,遭到破坏;文化:私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兴起2、表现诸子百家: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政治:主张首先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政治要求);主张“尚贤”、“尚同”道家老子(中国哲学史上探讨宇宙本原的第一人)哲学:道学说:道是本原;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且可以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哲学:_说;主张的人生态度天命说:天人法家韩非子政治:主张相结合,建立国家持社会进步观,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外儒内法);为后来的改革图治提供理论武器▲3、意义:各家学派相互取
3、长补短,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核心:仁和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成(春秋战国)1、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主要主张:仁和礼)政治:仁:,礼:,德: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独立思考、学习与思考结合等孟子:▲政治:说(核心);人格精神:人性说;重义轻利荀子:政治:礼、法并施▲天命说:“天行有常”和(其“天命说”是相当科学且具有前瞻性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人格精神:性恶论▲2、形成原因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的提高;政治:诸
4、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文化:局面的形成3:形成意义: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二)正统(西汉)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加强。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2、表现董仲舒:“罢黜百家,”(“大一统”思想);学说,强调“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3、影响:(1)加强思想的控制,促进大一统局面形成;(2)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3)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三)再度官方化(宋明理学:包括理学和心学)理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5、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官方哲学一理学、心学先后占统治地位。背景:①国家局部统一或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强化;②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三教合一”趋势的发展③封建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④宋代“重文”的风气1、代表人物及观点▲程朱理学:①“理”是本原。②的方法论陆王心学陆九渊:“理”是世界的本原;但认为,并提出“发明本心”王守仁:“致良知”(四)批判思想(明清时期)背景:①封建制度衰落,政治腐朽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兴起,逐利拜金风气盛行③八股取士束缚思想④“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2、代表人物及观点▲明末
6、进步思想家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揭露道家虚伪。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①否认权威,否认“天理”存在②强调发展,追求个人自由▲三大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1倡导绎卅做田2「提出的学说,主张发展工商业3•批判,提出种种的理论和设想▲影响:冲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经世致用的思潮影响深远,,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萌发。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其为“天下之大害匕提倡“法治”,反对“人治S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其思想震动当时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3、明末清初
7、进步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S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4、明清之际唯物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理”相依、“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提出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观点看历史(“趋时更新”)。其思想闪烁着革新光芒。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基础知识填空一: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