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ID:2781716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李淑芳(吉林省敦化市医院传染科133700)【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鞍注射液,降酶保肝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在用药后HBeAg>HBV・DNA、AL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

2、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V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较轻,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药患者。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抑制HBV-DNA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乙肝近年己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阿德福韦酯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由于现在前C区变异导致的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增

3、多,在该类患者中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能否取得和HBeAg阳性患者一样的疗效,报道不多。笔者总结了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筛选标准:HBeAg(+)、HBeAg(+)、HBcAb(+)和HBVDNA(+),且持续6个月以上,TBK85μmol/L,ALT80〜400U/L,排除肝癌、肝硬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患者

4、。全部患者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均无异常。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40.4岁,病程3〜15年;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5.6岁,病程3〜1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鞍注射治疗;治疗组加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10mg/d(贺维力)(葛兰素史克公司),清晨一次顿服,服药期间未服用其它抗病毒药和强力降酶药。两组疗程均为24周。1.3检测方法:服用后每三月检测肝功能和HBV・

5、DNA,肝功能的检测采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BV・DNA采用荧光PCR定时检测法,试剂由广东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结果判定拷贝数<500为阴性)。1.4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变化、血常规、肾功能等,如⑴症状:腹胀、乏力、纳呆;(2)体征:脾脏大小、肝掌、蜘蛛痣;⑶血清ALT、HBeAg、血清HBV・DNA。1.5疗效标准:显效(完全应答):表现为肝功能,主要是ALT指标恢复正常,效果极好者可实现HBV・DNA、HBeAg>HBsAg的相继阴转;有效(部分应答):主要表现有:肝功能(ALT指标的恢复最具有指

6、导意义),HBV-DNA.HBeAg可实现阴转,但乙肝感染标志物HBsAg仍表现为阳性;无效(无应答):临床表现以临床表现无好转、相关血清学检查指标(如肝功能、HBV・DNA、HBeAg等等)无恢复为主;稳定: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者,停药6J2个月后仍为显效或有效者。复发:治疗结束时疗效较为显著,但停药6-12个月内出现肝功能(ALT为主)#^HBv-DNA阴转阳者。1.6统计学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组间的比较用方法分析或四格表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7、。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二4.826,PV0.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2.2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表2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s)2.3安全性评价两组不

8、良事件发生率均很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食欲减退、脱发;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