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

ID:27813306

大小:99.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6年01月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微观坏境指的是(B),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情景。B.社会情境D.自然条件A.社会制度C.社会文化宏观环境指的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形式、文化、自然条件等。微观环境指的是社会情境,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等情景。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划分标准就是看人们是否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范围之内,处于直接交往的范围则是微观环境,处于间接交

2、往的范围则属于宏观环境。而社会化环境则是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统一。42.对现存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叫(B)A.调查研究B.档案研究C.自然研究D.现场研究档案研究就是对现存材料加以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技术。403.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过程,叫(B)A.内化B.认同C.分化D.泛化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机制:1、内化。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凭借这些规则来行动的过程就叫内化。简单地说,内化就是接受外界加于的规则而作为内在标准,用这些标准指导我们的行动;2、认同。我们把认同定义为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

3、所表现岀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574.根据詹尼斯和费希巴赫的研究,恐惧程度与态度的改变呈(B)关系。A.U型B.倒U型C.W型D.M型要利用害怕这种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第一,必须引起沟通对象一定程度的害怕(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呈倒U型关系,中等恐惧程度最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第二,必须向沟通对象指出恰当的应付方法或解决方法。785.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B)A.缩小B.增大人们发现年幼的儿童维持较小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3081.社会心理学上,把会产生对比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C)”。B.接受幅度D.去个体化A.异化效应C.拒绝幅

4、度我们把会产生同化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接受幅度”;把会产生对比效应的观点范围,叫做听众的“拒绝幅度”。接受幅度包括个体认为可以容忍的观点以及他认为可以釆纳的观点;拒绝幅度包括个体认为不予考虑的所有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上,称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上更为极端为“对比效应”;称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上更类似于自己的观点为“同化效应”。832.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以个体的方式来行动而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D)A.相依性B.非偏离性C.去独立性D.去个体化我们把去个体化定义为,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以个体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

5、别性的一种状态。2283.认知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A)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D.无关影响认知失调程度/影响失调程度有以下几个因素:1、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2、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3、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例;4、为了估计上述因素造成的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失调程度可以由下列公式来表述:失调程度二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904.罗斯指出,我们通常认为,一般人们像我们一样。如果我们以一定方式行动,我们希望其他人也会这样。这是归因中的(B)A.行为中心偏见B.自我

6、中心偏见C.显著性偏见D.观察者偏见自我中心偏差(自我中心偏见):罗斯等人指出,我们通常认为,一般的人们像我们一样。根据这样的假设,我们有一种错误的“一致性反应”的倾向,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期望,其他人也会这样。1181.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C)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同化效应通常我们对一个人形成的某些评价有可能歪曲我们对他的判断。这就是说,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一现象称作晕轮效应。在实际

7、生活中,“晕轮效应”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认知偏差。123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B)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A.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海德的通俗心理学理论。对归因的理论研究是从海德开始的,我们常把海德誉为归因研究的创始人/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海德认为,归因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首先,人们有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