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筒孢藻毒素对鱼体免疫细胞的毒性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科学筒苞藻毒素对鱼体免疫细胞的毒性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的蓝藻水华频繁发生,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水华爆发会影响和改变水的理化性质,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和溶解氧,窒息浮游动物和鱼类,并产生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水体的景观和水的利用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水华藻类会产生毒素,杀死浮游动物、鱼类和野生动物,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呈蓝绿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壁、以内囊体形式存在于色素区并以无性方式
2、繁殖,通常是由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组成的群体或丝状体。蓝藻毒索是细胞内毒索,细胞破裂释放出來并表现毒性,主要由铜绿微囊藻、血腥藻、颤藻以及绿色微囊藻等产生。有关藻毒素的产生、构象、毒性分析等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筒他藻毒素更是蓝藻毒素的典型代表之一,相关问题亟待研究。2.选题意义鱼体是水生生态系统中较为低等的动物,极易受到水体污染的影响,产生多种生态效应,英屮鱼体免疫系统是对污染胁迫应激的主要反应体系Z-o筒葩藻毒素主要由藻华有毒蓝藻产生,并分泌在水体中,会影响鱼体免疫系统的健康。因此,本研究
3、以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开展筒砲藻毒索对鱼体淋巴细胞毒性的研究,明确产生效应的剂量一效应关系,为藻华水体水质控制以及筒泡藻毒素新型蓝藻毒素的牛态毒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1.研究口标(1)掌握鱼体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2)掌握基于MTT测试的细胞毒性分析方法;(3)掌握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方法;(4)掌握细胞凋广典型电泳特征DNAladder的测定方法。1.主要内容(1)筒抱藻毒索对鱼体淋巴细胞毒性剂量一效应关系;(2)筒泡藻毒索对血体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3)筒抱藻毒素
4、对鱼体淋巴细胞DNA损伤研究。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3.1材料与试剂2.1.1试验用鱼试验用鲫鱼购自周边水产市场,平均体长20cm,每尾平均体重500g,行动活泼、鱼鳍完整舒展,健康。实验室驯养1周后进行免疫毒理实验。3.2鱼体淋巴细胞的提取321免疫器官的提取实验取鲫鱼体中肾脏和脾脏为主要受试组织。具体操作如下:25ml烧杯装一定量的灭菌后的PBS待用,用酒精棉将鱼体消毒。从排泄口至胸鳍,然后沿胸鳍及排泄口垂直剪至背部,将鱼肚沿剪切线向外翻,观察到内脏里有两条暗红色组织即脾脏
5、。小心用弯头银子取岀至PBS中,而后在背部发现两块对称的冇薄膜包背的组织,即肾脏,小心转移置PBS屮,待后续实验使用。3.2.2淋巴细胞的提取(1)用PBS漂洗至溶液基本透明,烧去多余的血及组织碎片等。(2)用手术剪将取出物剪碎,剪5min以上,剪成匀浆状。(3)用100目不锈钢网筛过滤至小烧杯中50ml,将25ml润洗后一并倒入至64ml左右分离液。(4)取16根无菌试管,分别加入4ml淋巴细胞分离液,然后沿试管壁小心慢慢加入4ml细胞悬液,须保证溶液的上下分层。(5)离心:4000r•min・1,离心2
6、0min。(6)小心仔细吸收交界处呈乳白状云雾层于新试管中,再次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加入1ml含10%新鲜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屮,取适量于Nikon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密度控制在106cell•mL-l,27°C培养待用。3.3分析检测方法1)运用细胞活性MTT检测法,对毒素作用下淋巴细胞的存活率进行检测。2)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毒素作用下,鱼体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3)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节球藻毒素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四、参考文献[1]KivirantaJ,SivonenK,Nie
7、melaSI,etal.DetectionoftoxicityofcyanobacteriabyArtemiasalinabioassay[J].EnvironmentToxicologyWaterQuail991,6:423-436.[2]VasasGGasparA,PagerC,etal.Analysisofcyanobacterialtoxinsanatoxinca,cylindrospermopsin,microcystin-LRbycapillaryelectrophoresis[J].Elect
8、rpHoresis,2004,25(1):108-115.[3]TrogenGB,AnnilaA,ErikssonJ,etal.Conformationalstudiesofmirocystin-LRusingNMRspectroscopyandmoleculardynamicscalculations]J].Biochemistry,1996,35(10):3197-3205.[4]JanetMB,Jul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