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

ID:27791848

大小:54.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_第1页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_第2页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_第3页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_第4页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比较徐颂周胡晓艳林月钰赵方周于新(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儿科北京518036)【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红霉素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疗效。方法:将87例喂养不耐受且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组予口服5mg/kg.d(分3次)红霉素进行干预,大剂量组口服15mg/kg.d(分3次),分析不同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结果:两组不同剂量红霉素总有效率均80%以上,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大剂量红霉素显效率59.0%,显著高于小剂量组。两组副作用均不明显。结论: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

2、耐受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组,可在临床推广。【关键词】红霉素;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图分类号1R72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47-021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早产儿尤其是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被救治,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临床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喂养不耐受,主要表现为胃潴留、腹部胀气、呕吐、严重者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常影响患儿的牛.长发育,导致肠道喂养建立困难,静脉营养时间长,相应并发症多,住院周期延长,对家庭及医疗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往研究曾报道小剂量红霉素

3、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而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效果尚有争论。因此,木文将大、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合理应用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提供临床参考,报道如下:2资料与方法2.1—般资料按以下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即频繁呕吐≥3次/天;奶量不增或减少〉3天;胃潴留(潴留量〉前次喂养量的1/3);腹部膨隆、腹胀,腹围增加超过3cm(每日定时专人测量腹围,与上日对比),除外消化道畸形、NEC等[1]。选择在2013.06-2014.06期间出生胎龄小于34周早产入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病

4、房的87例早产伴喂养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M-S组(依托红霉素颗粒5mg/kg.d,分为3次口服)和EM-L组(依托红霉素颗粒15/kg.d,分为3次口服)。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比例男:女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窒息母亲高危妊娠小剂量组43例25:1830+4天1.51kg6例19例大剂量组44例31:1330+3天1.49kg4例23例2.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静脉营养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出现喂养不耐受后小剂量组

5、予口服依托红霉素颗粒:5mg/kg.d总量,分3次管饲;大剂量组予口服依托红霉素颗粒:15mg/kg.d总量,分3次管饲;10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抒程。2.3疗效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每日记录患儿喂养情况,包括呕吐次数、奶量增加情况、胃潴留量、腹部膨隆及肠型缓解情况,肠鸣音情况,并每天记录体重。治疗前后均需检测肝肾功能。2.4疗效标准显效:腹胀、胃潴留、呕吐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肠鸣音正常,加奶达15-20ml/kg.d以上。有效:未再呕吐,腹胀、腹部膨隆、胃潴留、肠鸣音明显改善;加奶达10ml/kg.d以上。无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善。奶量减

6、少或者禁食后重新开奶仍闲难。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之和。2.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3结果3.1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情况:小剂量组有效例数为21例,显效16例,有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0%,人剂量组冇效例数10例,显效率26例,总冇效率81.8%,大剂量红霉素总有效率稍低于小剂量组,但统计学无差异。而显效率大剂量组则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分别为59.0%和37.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数显效有效总共有效率无效86.0%681.8%8小剂量组4316

7、(37.2%)21大剂量组4426(59.0%)10χ24.1700.288P0.034*0.404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3.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吋两组药物接受程度均好,两组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监测肝功能均无异常,均无死亡病例。4讨论红霉素是一种从红色链丝菌中提出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元环)。自1952年起应用于临床[2】,红霉素对全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效应:(1)促进食道收缩及增加下段食道括约肌压力(LESP);(2)促进胃窦收缩,改善胃窦、十二指肠功能的协调性;(3)诱导消

8、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及促进结肠运动及胆囊收缩等[3]。新生儿尤其是较小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远远落后于消化吸收功能,因而容易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