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绿地系统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河子市城市绿地系统调查姓名:XXX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二O—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LI地质地貌L2气候L3水文L4土壤2•绿地资料2.I公共绿地£2生产绿地及防护绿地2•彳附属绿地3、技术经济资料J.I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7・2植物资料三、实验方法四、调查结果分析五、附表一、实验目的了解石河子绿地系统状况,通过分析现有绿地系统的优缺点来完善石河子的绿地系统规划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LI地质地貌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地槽北部,准嶋尔地块南缘,区内第四纪覆盖层厚度约"•〜
2、米,呈现西厚东薄中间厚的特征。行政区划面积全部分布于玛纳斯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基本平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坡降n%o,东西坡降q%°,市区海拔4J•〜米,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呈山麓斜坡堆积地表。北部扇缘地带,形成泉水溢出带,地下水埋深I米左右,市区耕地大都分布在此位置上。市区西部自南向北残存着玛河故河道与干沟,北部零星分布着池塘和洼地。L2气候石河子市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四季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少雨,夏季日照时间长。最高气温值42.2T,最低气温值一Jkr
3、C,年平均气温urc,相对平均湿度糾%,年平均降水量NS.S亳米,年蒸发量BM.S毫米,气压毫米贡柱,平均降雪日数4・・9天,无霜期K*日"市区日照小吋。年平均风速I.H米/秒,最大风速2•米/秒。春季以西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和南风为主,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南风,其频率为夏季冬季9%。L3水文石河子垦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内河流均属内陆河流,从东向西有塔西河、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八咅沟河。各河均发源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伊连哈比尔东山山脉,向北流入准嚼尔盆地,用于农FT1灌溉。各河径流主要依
4、赖于冰川融化和降水补给。六条河以玛纳斯河最大,全长J240,汇水面积SISW^2y年径流量12•耳亿为总径流量亿■3的9t.ll大南沟最小1年径流量为・・4丿亿2,占总径流量的2盅各河多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区域地表径流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组成:冰川消融I4.J亿2,积雪消融•••亿2,降雨2.41亿2,地下水回渗氏耳亿2LX哋表水该区域地表水全部來自山区,消耗于平原。据石河子水文勘测大队24年的统计资料,六条河加上独立山溪,地表水总量为22.M亿LX2地下水区域可利用的地下水主要位于平原区,据区域“地下水资源评
5、价报告”平原的地下水资源由八个方面组成,补给由地表水转化而成地下水,计亂4■亿■氛LX3泉水据历史资料记载,《•〜%年代泉水共减少2•&亿",平均每年以万“的速度递减。4可选用水资源量根据石河子水电局资料,总水资源量为J4・《«亿2,其中地表水为22.F亿2,地下水IL仍亿2。可利用水资源5••狗亿2,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耘亿2,地下水《•I亿2,泉水I•也乙2。L4土壤石河子市地表土层由粘性土,砂土组成,局部土层含软弱淤泥质夹层、粉沙土等,西三路以西黄土层具II级非自重湿限性,厚度约8-14.1米,最
6、厚处约2«米,其它场地土表层为黄土,局部呈弱湿限土,乌伊公路以北池塘周围及洼地有淤泥质土层,厚度约I〜2米。黄土层以下为戈壁砾石层,厚度达3*米至2M*米左右。土质以壤土为主,粘土和砂壤土较少,土壤肥力较差,含盐碱较少,■值为62、绿地资料2.I公共绿地公共绿地能调节改善环境质量,同时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绿化面貌与水平。公共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从总体上看,石河子市近几年的城市绿化建设成绩显著。截至年,石河子市共建公园、广场、小游园等公共绿地斑块14个,面积2K.V]公
7、顷,人均公共绿地N.^>2/人,其指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2的标准。但是公园绿地性质大多为综合性公园,缺少主题鲜明的专类性公园和植物造景为主的植物园。石河子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西公园建设较好,KWI年新城规划预留了这个公园的位置。《•年代作为苗圃地和蔬菜生产地。1%8年兵团石河子管理处组建园林大队公园队,设置专业部门管理,经过近2«年的经营建设,公园游览项目和文化、生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西公园全园绿地面积社区公园及两大休闲娱乐广场,市中心游憩文化广场及市区东侧的世纪广场规模大,绿化面积
8、广。街旁绿地零星分布。公园及大型广场,如表4・1所示。2生产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也是干扰斑块。它以生产苗木为主,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生产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和果园林场。从IW2年)月成立II人苗I甫1班打插■分苗I甫I地开始,年成立了园艺场造林队,育苗面积逐年增加荻4年西公园苗圃已发展成为牛产、科研相结合的苗圃班。自从开展育林试验以來,从“三北”各省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