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85804
大小:1.99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05
《微生物与免疫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微生物与免疫学本章内容第一节抗原第二节非特异性免疫第三节特异性免疫和抗体第四节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第五节血清学反应第六节现代免疫检测技术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科学。第一节抗原1)定义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或抗原性: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反应原性(reactinogenici
2、ty):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能力。2)抗原的两个特性:1.抗原(Antigen,Ag)3)抗原的类别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等)半抗原(hapten)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antigen):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类脂质、寡糖、核酸及许多药物)半抗原与较大的载体分子(甲基化牛血清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时,即可获得免疫原性(如青霉素)。4)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异己性;相对分子质量;化学结构与组成;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3、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化学基团。它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所携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价,一般抗原是多价的。抗原决定簇(antign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每种细菌的细胞都是一个包含多种抗原成分的复合体5)主要的微生物抗原菌体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抗原,其化学本质为脂多糖(LPS)的多糖侧链,与外膜连接。过去称O抗原。表面抗原:指包围在细菌细胞壁外层的抗原,主要是荚膜或微荚膜抗原。(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Vi抗原;志贺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K抗原;肺炎链球菌的表面抗原称荚膜抗原)菌毛抗原毒素抗原(toxinantigen)细菌抗原:鞭毛抗
4、原(H抗原)外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第二节宿主的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生理屏障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体液因素溶菌酶、补体、干扰素细胞因素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其它免疫的综合作用等一、生理屏障1.皮肤与粘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3)共生菌群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5、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1)血脑屏障2)血胎屏障二、细胞因素主要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物的能力。1.吞噬细胞及吞噬过程吞噬细胞可分两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主要是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一类为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及淋巴结、脾、肝、肺的巨噬细胞等。吞噬过程分为:趋化、识别与调理、吞入、杀菌与消化等步骤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s,NK):NK细胞属于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具有不
6、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造成靶细胞死亡,也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以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较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三、体液因素正常体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分:补体干扰素溶菌酶在免疫反应中,有能扩大和增强抗体的“补助”能力,称为补体。补体的本质是一类酶原,无特异性,能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宿主细胞在病毒等多种诱生剂刺激下产生的一组相对分子量低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
7、节功能。分、β、γ三组,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β属Ⅰ型干扰素,γ属Ⅱ型干扰素。(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并可分泌到血清及各种分泌液中,能水解革兰氏阳性菌胞壁肽聚糖而使细胞裂解。四、炎症(inflammatory)炎症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可以看作是非特异免疫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作用于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有害刺激包括各种理化因素,但以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动员了大量的吞噬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血液中的抗菌因子和抗体发生局部浓缩;死亡宿主细胞的堆积可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