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ID:27773442

大小:1.2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2-03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4页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CU获得性感染 预防与控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医院获得性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有400万病人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并由此增加了肿瘤病人、外伤、急性心梗病人的住院天数。(RobertHaley,SENICProject,CDC,1980)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55所医院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东地中海和东南亚地区国家分别为11.8%和10.0%。医院获得性感染(h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美国SENIC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预防、控制

2、措施的实施,1/3的获得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获得性感染在ICU发病率40~80%,甚至高达100%,死亡率45%与获得性感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ICU正在发生什么病人在感染与被感染之间挣扎医务人员暴露在各种感染的威胁之中传染源+易感人群(病人和医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损伤性医疗措施与感染抗生素滥用与感染消毒概念与技术失误什么是ICU获得性感染ICU特有的细菌感染ICU特有的操作引起的感染如水平位置的膀胱的尿液不能排空、深静脉穿刺等所有在ICU引起的感染特有的操作ICU特有的细菌感染什么是ICU获得性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自入ICU算起其超过平均潜伏期的无明确潜伏期的,发生在入ICU48小时后,原

3、来没有感染的发生感染在原有感染基础上,有新的不同部位感染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病原体基础上,又培养新的病原体直接与上次入ICU有关ICU获得性感染的特点与控制传染病的特点是隔离传染源ICU获得性感染的特点是保护易感者获得性感染的来源ICU病人感染来源:自身正常菌群工作人员、其它病人未经消毒灭菌的器具和污染的环境引起感染的病原菌:G-、G+、真菌、病毒、细菌、正常菌群的移位细菌侵入途径内源性感染的途径:定植细菌的转移外源性感染的途径:医务人员的手或器具;选择不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液;医务人员操作程序不规范等感染的传播途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首先保护易感人群,然后才是控制感染。隔离的分类美国疾病中

4、心(CDC)推荐: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接触隔离、结核病隔离、引流/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预防隔离(体内物质隔离法)需要说明的是:在ICU首先要实施保护性隔离,然后才是传染性隔离。ICU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密集,自身防御系统破坏介入性检查与治疗多完全胃肠外营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重视不够,无意识防护或薄弱医疗仪器设备消毒灭菌不彻底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监护病室设施不合理ICU病人的易感性各种类型的休克、创伤、MOSF、TPN、老年人、婴幼儿镇静、制动的病人;服用H2受体拮抗剂、抗酸制剂,各种插管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心脏术后的早期低心排综合征等感染原因一病房环境有利于

5、微生物的传播~污染的环境表面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X代表VRE培养阳性感染原因二介入治疗(1)肺部感染7-54%与人工气道和接受机械通气有关(VAP);国外报道经扫描电镜发现95%的气管插管有部分细菌定植,84%的插管完全被形成生物膜的菌所覆盖,而吸痰很容易将其带入下呼吸道。感染原因三介入治疗(2)尿路感染占20-30%其中80-90%与使用导尿管关,5-10%与操作有关。术后1~2天拔除尿管,其尖端培养阳性率为11%,大于3天阳性率明显增加。感染原因三介入治疗(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有35-45%发生在ICU中,而70%的脓毒血症是由于污染的接头引起的。桡动脉导管12-48小时拔除其尖端

6、细菌培养为阴性,3-5天拔除其尖端培养阳性率为5.2%。感染原因三医护人员重视不够连续操作前、中、后不重视洗手,护理重症病人后手上所带的细菌103-105cfu/cm2认识不足。ICU中消毒灭菌制度不严格:一次性物品使用不规范:如重复使用,毁形收集不合理等几种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有了消毒剂就可万事大吉或被消毒剂伪象所蒙蔽;带手套就可以不洗手等。感染原因四医疗仪器设备消毒灭菌不彻底呼吸机的螺纹管、雾化装置、湿化罐、过滤器、接水杯(冷凝水、湿化液)等.螺纹管污染菌主要来自病人,连机2h后污染率33%,12h增加至67%;管道的冷凝水生成速度可达40ml/h,细菌浓度超过105cfu/ml正常讲话能

7、喷出250个含菌气溶颗粒,咳嗽和打喷嚏高达5000-10000个。感染原因五吸氧装置如氧气湿化瓶、输氧管、氧气面罩、简易呼吸囊雾化器。储液瓶、氧气湿化瓶中的水虽经灭菌,但在使用24小时后便可检出细菌。雾化装置:如果雾化贮水罐发生污染时,雾化时较大的雾粒大于5-10um常沉积于鼻咽部和气管,较小的雾粒5um则越过呼吸道防御机制直接抵达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医护人员未意识到的行为造成污染:测量血压、脉搏碰到病人的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