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67235
大小:120.9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复习题一、单选(15题30分)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D)P21A.“三个面向”B“三个代表”C.倡导“五讲四美”D.培养“四有”新人2.课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B)P3A.教学内容B.教科书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3.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的是(A)A.课程目标B.课程功能C.课程结构D.课程理论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P43A.学生B.教师C.班主任D.教师和学生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超越之处的是(A)
2、P66A.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B.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还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C.课程标准以迎接考试为主要目的D.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创造空间6.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P98A.教育自身的需求B.学生的需求C.家长的需求D.教师的需求7.我国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和(A)P81A.实施建议部分B.过渡部分C.总结部分D.理论部分8.不属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的是(B)P107互动性、互补性A.自主性B.问题
3、性C.评价的自主性D.互助性9.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是(B)P102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创新学习D.自学10.教材的基本特质是典型性和()A.协调性B.重要性C.具体性D.综合性11.不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是(B)P140A.激发学生动机B.要根据经济水平发展C.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D.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12.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C)P145A.范围B.性质
4、C.范围和性质D.范围或性质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是(C)P171A.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B.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C.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化D.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1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D)P172A.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C.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15.对教科书的评价将服务于一系列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A)P186A.为国家评审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B.为基层单位选择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C向教科书编写单位提供改进
5、教科书的参考意见D×.向社会公布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科书二、判断改错题(4题24分)16.探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P10517.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P6218.学生档案袋,又被称为“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档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P16019.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过程。P246三.简答题(3题30分)20.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P7一国际背景: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2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二国内背景1顺应国际课
6、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21.简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22.简述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P1341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2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3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4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四.论述题(16分)23.试述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意义。P203基本模式: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
7、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意义:1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2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3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模拟试题(选择、判断) 一、 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
8、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