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62802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析西部诗人叶舟的诗歌《大敦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西部诗人叶舟的诗歌《大敦煌》摘要:西部是一片辽阔的疆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雄浑的黄河,养育了西部人,培养了西部人朴实忠厚的性格,这里有诗人写不完的诗,作家讲不完的故事,甘肃八峻Z—的叶舟既是诗人也是小说家,写了美好的诗,也讲了美好的故事。本文重点分析西部诗人作家叶舟的诗歌《大敦煌》,从诗歌的宏大创作空间、短制的诗歌形式、“神性”的诗歌语言和主要意象几个方面认识西部诗歌的创作特点。关键词:创作空间;体制;语言;意象一只船街道、黄而不浊的黄河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敦煌是诗人叶舟整部诗歌《大敦煌》的灵感源泉。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西部兰州独有的黄河古韵屮感受着大地上的青草味、
2、坊间的油烟味和世间的人情味,感受到众生平等的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一、宏大的诗歌创作空间西部一般被景观化,沙漠、骆驼、戈壁、黄土、黄河、贫穷、落后这些词似乎成为了西部的代名词。当我们今天在新的文化视野下再来认识西部、关注西部,那我们应该如何立足西部,如何为曲部发展寻找资源?文化上,我们应该有文学的大格局。西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寄托,叶舟的诗歌《大敦煌》就是一部屹立于西部阔土上的神性作品,带领我们认识西部,领悟西部诗歌创作的独有魅力。诗人叶舟以兰州为起点,用《大敦煌》为我们画了一个地图。韩松落说,内陆的边缘,西北的中心,多民族混杂,所以兰州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宽容,奇异的尖锐
3、。《大敦煌》带领读者渡过黄河向西到河西走廊,游历丝绸之路,看到玄奘,法显,班超与霍去病,张骞。向南到达“屮国的麦加”临夏以及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一一拉卜楞寺。向北行进,穿越毛乌素沙漠与戈壁,便与内蒙古接壤,藏传佛教的寺院也在草海之中绰约隐现。朝东以东,是黄土高原和汉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带,越过古秦州天水,就是秦砖汉瓦、刁角高悬的长安。在丿力史的风沙下,汉、回、藏、满等三十多个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碗牛肉面里有冋族的厨艺,藏族的牛肉,汉族的小麦。《大敦煌》的诗歌创作就基于这样一个地理空间上,从序开始,二百余首的谣风体短制、长诗《短制》、花环I•四行诗体《敦煌的神殿》
4、、抒情歌谣集和长篇散文《一座遗址的传奇与重构》一气呵成,把我们带进一个诗歌创作的宏大空间,同时也为整部作品的阅读定下了激越的速度感,这也成了诗人刻骨铭心的具有酋北和西部文化意蕴,甚至是世界意义上的符号,在诗人的感悟中,敦煌就是他诗歌的首都,是他呈现理想道德和宗教信仰主题的衣钵。①在卷一《歌墟》中“西北偏西”这首短诗:“大雪封山,只剩下我和敦煌,于最后一片草原,占山为王。诗歌的王,女儿敦煌。伴着流沙,顶着太阳,向着灯塔。”诗人带领我们渡过黄河向西到河酋走廊,带领着我们跨越时空的限制,诗人为我们画了一张地图。在他的建构的图纸上,“以敦煌为中心一一这神的山系、梦的家园和艺术
5、的圣殿一一自东而西纵贯的是几千年尘封的历史:从汉文化的首都长安起步,穿越河西走廊,到达天山和帕米尔,然后转至中亚高地,直至波斯高原或地中海文明,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在诗中铺散开來,我们不仅在欣赏诗歌,也在领略历史。《大敦煌》源于甘肃这片苍茫辽阔的大地,展示了敦煌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二、短制的诗歌形式和“神性”的诗歌语言《大敦煌》的文体极为特殊,卷一《歌墟》是二百首谣风体短制,从未进行具象的描写,场景的跳跃,空间的延伸,紧紧抓住读者的思维,不允许半点的流散;卷二《诞生》为长诗,是“敦煌”一词的凸现和景致,和诗歌同时发生的是读者关于敦煌的想象构图;卷三《敦
6、煌的屋宇》为花环十四行诗体,娓娓道来,整个诗歌的基调得到舒缓,在敦煌的雄厚中感受细腻;卷四《抒情歌谣集》为三百余首短诗和拟民谣体谣曲,在这些诗作中,“牧羊姑娘”、“马兰花”、“妹妹”、“牡丹”等都是诗人歌唱的情歌对象;卷七《大敦煌》则为六十首短辞。诗人自如的穿梭于经书、民歌、考据和戏剧之间,真实的、幻象的都朵糅在i起,造成了一种繁复恣肆的效果。《歌墟》诗人选择了短制的形式,诗人说:“短制是世界的元素构成和想象,燃烧成为灰烬,是《大敦煌》诞生前的景致和气象。……短制是谣风的极端形式,是空鸣和顿悟之前的闪回、密集、冲击和混沌。短制是回族的口唤和举礼,是藏蒙之屮的诵唱和膜拜
7、。”诗歌的短制形式选择意味着语言的简化和原生态,诗中的语言恰如《歌墟》中所写:“风随着意思吹”(《冬天》),“马厩里埋下的草籽/是身上的蹄铁/老鹰叼走的经幡/是怀里的包裹/心畔上跌倒的妹妹/是我一生的罪过”(《拟民谣》)恰如西北民歌中随意的比兴,脱口而出。“风随着意思吹”,诗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诗,保留了西部民歌最宝贵的朴素的语言特征,是诗人语言应用的自觉体现。同时“十万只大雪羊群,顶礼来到光明之书,门前,我有三本:一本焚毁,一本埋葬,一本归于远方”用最直接的意象制造出玄远的境界,给人以启示的意义,表现出宗教文化价值。藏传佛教在西部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