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56236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5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的研究 张允熠张弛 [摘 要]西方学者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背景。本文从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因素和背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来源、语言符号转化中的中国化因素等三个方面概述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探析了其结论的缘由和依据。概而言之,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开花、结果,决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坚实的文化和心理基础;谁要是不懂得一些儒家思想的传统,谁就不能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国式的文化和哲学传统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范
2、畴和术语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符号转换 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外来的、崭新的理论体系自“五四”之后仅经过二十多年短暂的时期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并经过几次飞跃产生了几个一脉相承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层面上的结合。恰恰后一种结合所产生的作用、价值具有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是最应该去重视和研究的
3、。 国外学者以他们敏锐的思想嗅觉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早就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了,他们提出和阐发的一些观点往往是过去封闭状态下的中国学者闻所未闻的。此处,我们可从三个不同的思想层面概述这些学者的主要论点,并加以适当评述,以供国内的研究者参考、借鉴和批评。 资料 一、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因素和背景 德国著名汉学家皮特·奥皮茨1969年出版了《从儒学到共产主义》一书,1974年又出版了《中国的巨变——19世纪和20世纪革命运动》、《龙的子孙——从孔子到共产主义的中国之路》等专着,对中国人接受马
4、克思主义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把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指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从孔子的儒学出发到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有一个自然的文化心理进程。[1]奥皮茨教授还认为,历史地回溯东方法制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一方面以西方模式作为参照系,另一方面重回到自身的文化渊源,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一种政治与法文化现象。东方各国在谋求精神认同的同时,形成了西方所谓的“亚洲价值观”,即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恪守与更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价值观呢?美国学者窦宗仪通过长期的研究得出了马克思哲学与儒家哲学原来“
5、大同小异”的结论,并把这种观点和结论形成了一部专着——《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这本书中,窦宗仪系统地表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比较学研究,提出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如他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黑格尔思想的先躯”,“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致力于阐明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和进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等等。窦宗仪还指出:“一般人都认为中国人排外,但是,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却在损害他们自己生活情况下,心甘情愿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一般人往往把封闭性归咎于
6、中国人的心态,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本身,显然不是一种封闭的现象。”(P146)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是一致的”。[3] 窦宗仪在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时,认为二者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比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更显得一致,但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在他的研究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跟中国哲学相似,而且17、18世纪中国的一些唯物主义学者阐发的历史观跟19世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十分一致。例如,魏斐德指出王夫之的思想就是“独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不相信纯粹的理,而关心固
7、有的社会关系。在某些方面,这引起共鸣的主题让人隐约地联想到了马克思本人。”[4]魏斐斯详细比较了马克思和王夫之书中的具体论述,发现“王的言论甚至也颇像恩格斯”,他甚至不无惊奇地写道:“当王夫之把图式的识别和物质的自身运动(“势之必然处”)统一起来的时候,对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来说,他实际上是一位比列宁本人还要纯粹的历史唯物主义者。”[5]资料 另一位美国学者斯塔尔认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的“辩证法”虽然在西方有希腊哲学的根源,例如赫拉克利特,但“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中,本性相反之物相成的观点在塑造中国传统
8、中后来的思维模式方面,其影响要比古希腊的传统思想来得更深更广。”[6]相比之下,“辩证方法在其古希腊思想的根源上萌生后,并没有牢固扎根于冲突和矛盾是世界的自然本性……相反,它建立了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一种与亚里士多德有关,他论证说,既然内在矛盾不是世界的特性,因而逻辑证明就可以展示的排斥这些矛盾为基础;另一种与柏拉图、苏格拉底相联系,这种观点排除了辩证法与自然秩序的任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