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43578
大小:5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论析新课改视野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新课改视野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郭玲玲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院堡中学056800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调查,我们看到农村教师至少在教学观、知识观、能力观等方面己经有了转变。这引发我们对农村教师观念转变过程的思考:自我实现需要的增长与培训平台设置的不足、自我价值的理性建构与管理机制的保障难度、自我发展的主观选择与客观环境的空间限制,使农村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内在转变不断面临理论与实践的考验。关键词:新课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我国是一个农业人U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教育
2、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乂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目前新课改面临的一大挑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其功能、结构、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挑战,乂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一、新课改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通过对农村教师的了解及调查,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至少表现在教学观、知识观、能力观等方面。1.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
3、一种教育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前农村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可避免地以追求升学为目的,往往是为升学而教,为升学而学。面对新课程的推进和新教材的使用,农村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也在悄悄的改变着。对于《走进新课程》中这段话的理解,很多农村教师认为,可以理性地接受。而如何理性地落实在行动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2.教师知识观的转变对于很多教龄比较长的老师来说,以前的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那时学生来学校读书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还要帮助家里干活。并且学生知识面窄,没有好的教育条件,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教育看得不是很重。所以教师不
4、需要备什么课,直接进教室上课,课堂上只要读读课文,教学生认认字也就行了。那时教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比较轻松。接下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课外也能读到越来越多的书报、杂志,想通过课堂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只给学生“知识”已不够了,学生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法。有的老教师会感叹:为了吃教学“这碗饭”,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了。1.教师能力观的转变过去考察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实际就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能力。当新课改提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4方式,提出要建构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提
5、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吋,才发现自己教学、科研能力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的惯性曾经让我们试图抵制这种变化,但是接踵而来的课程模式、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的变化,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奋怎样的教学能力?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二、对农村教师观念转变过程的思考1.自我实现需要的增长与培训平台设置的不足农村教师一旦将自己置身于教师这个专业群体中,首先会感受到的是环
6、境对自己发展的限制,因而寻求改变环境进而改变自身的愿望就应运而生。这样,农村教师就会主动寻求学习机会,满足自己的学需求,政府也会通过制度安排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选择的机会与渠道。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却在两方面遇到困难: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与制度并非出自引导教师继续专业化的历程,而是把教师纳入到刻板的制度框架内,教师失去了对课程、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新教师与20年以上的老教师一同学>J,接受同样内容与方式的培训,这就使部分教师缺乏学4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缺乏内驱力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思
7、考的,是让教师适应这种“被培训”,还是合理地设置培训平台,答案应是不言自明的。1.自我价值的理性建构与管理机制的保障难度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社区需要之间产生闲惑,教师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新课程标准与乡村民众期望之间产生差距,乡村社会对教育现代性的疑惑,一方面表明来自西化、城市化的教学方式在乡村中遭遇的阻力和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家乡村教育现代化诉求未能从底层民众的视角来尊重乡村生活的合理性。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教育是作为孩子升迁性工具而存在。政府提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深化教育
8、改革,仍然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未能有效地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农村教师在观念转换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职业中的“人”,另一个是人所从事的“专业”。前一个强调职业属性特征对从业者的影响,后一个则关注人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个人对专业的方方面面的理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