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32527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学校依托企业,落实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依托企业,落实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改革初探河北省高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崔士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为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我校一直把探索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作为办学改革的重点,努力实践。一、办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1•办学环境。(1)高阳县有纺
2、织专业村98个、纺织企业50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人;涌现出了中国驰名商标“三利”、国家免检产品“永亮”、等2「个国家、省级名优产品;山被、手编绒线、毛毯的年产量,堪称“三个全国第一”,投资3.5亿元的纺织商贸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毛山专业批发市场,先后被评为“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和“河北省特色经济十强县”、“河北省纺织强县”。(2)学校创办于1984年,200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1年建成双旺织物厂和光华玻纤布厂,构建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2003年,成立了“国家纺织工业纹织CAD咨询推广服
3、务河北省工作站”,和县科技局联合成立了“高阳县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2005年,组建成立了“保定市纺织科技专家工作站”,并都己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2.办学目标定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牛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牛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农村职教中心应当为区域经济服务,开办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学校才会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农村职教中心的师资水平、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培养需求。要想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当地企业,只是利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内
4、部的教育资源、把学生封闭在校园内是不可能的,学校必须要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二、办学模式改革的主要举措1.指导思想。开放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是时代特色,办没有围墙的学校。把校门敞开,让学生走岀校园,丰富经历,让学校获得社会资源,让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互动,实现多赢的局面。让学生就业前具有工作经历,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办学模式。在企业建立分校,变企业生产资源为学校教学资源(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生产车间→学生实训场所,车间生产任务→学
5、生实训项目)。3.具体做法。与规模企业协商签订协议,在企业设立分校,分校领导机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学校三方相关人员组成。领导机构负责确定专业及课程设置、聘请师资(来源为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社会其他专家)、教学活动计划安排、学生学业考核等。实例一:三利分校实训设备:在变企业生产设备为教学实训设备的同时,职教中心投资65万元,购置了电子织物小样机、剑杆织物小样机、普通织物小样机、纹织模拟软件、烘干箱、高温高压小样机等纺织染整设备,充实到企业生产车间,既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求,也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了生产实训环境
6、。师资配备:分校聘请职教中心教师和企业生产技术骨干为分校教师,同时依托“保定市纺织科技专家工作站”和“河北科技大学教学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组织培训或讲座。专业设置:双方联办专业一一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纺织机械维修、纺织品图案设计。教学计划参照学校学生的计划制定,专业课实训考核标准高于学校学生。教学地点设在企业,按照学员上班情况确定上课时间,学员管理由分校和所在车间、处室共同负责。理论学习以分校考核为主,技能考核及日常考核以车间处室为主。学生考核: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学生。把学业考核与就业时间、就业岗位及待遇挂钩。把学生的考核成
7、绩与就业岗位联系起来,做到优生优分,优生优酬;学生的考试成绩由综合能力考核、理论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包括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日常考核(由分校和实习实训车间共同负责)等方面组成。学历与待遇:毕业鉴定合格的准予毕业,颁发普通中等专业毕业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学员毕业享受中专生待遇,企业优先、长期录用。4.效果分析。(1)学生受益: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实习实训教学吋间增加到学习吋间的65%以上。把学生培养成为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过硬、人才市场上抢手的企业员工。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了95%;培养出来的
8、学生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就业的学生也提高了30%。(2)教师素质提高:分校设立后,为学校教师下厂实践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搭建了良好的专业发展平台。近三年,我校教师下厂实践累计达到了3200余次,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企业分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